高手小说网提供宋史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
![]() |
|
高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19094 |
上一章 三十四卷 下一章 ( → ) | |
陈尧佐(兄尧叟 弟尧咨 从子渐) 宋庠(弟祁)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省华字善则,事孟昶为西⽔尉。蜀平,授陇城主簿,累迁栎 ![]() ![]() 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郞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邽,迁秘书郞、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 ![]() ![]() ![]()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徙庐州,以⽗疾请归,提点开封府界事,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徙河北,⺟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监鄂州茶场。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初营永定陵,复徙京西转运使,⼊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同修《真宗实录》。不试中书,特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知通进、银台司。进枢密密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召同修《三朝史》,代弟尧咨同知开封府,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 ![]() ![]() 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郞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改知庐州,徙同州,复徙永兴军。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 ![]() 尧佐少好学,⽗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听窃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 ![]() ![]() ![]() ![]() ![]() 尧叟字唐夫,解褐光录寺丞、直史馆,与省华同⽇赐绯,迁秘书丞。久之,充三司河南东道判官。时宋、亳、陈、颍民饥,命尧叟及赵况等分振之。再迁工部员外郞、广南西路转运使。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尧叟有《集验方》,刻石桂州驿。又以地气蒸暑,为植树凿井,每三二十里置亭舍,具饮器,人免暍死。会加恩黎桓,为 ![]() ![]() 先是,岁调雷、化、⾼、藤、容、⽩诸州兵,使辇军粮泛海给琼州。其兵不习⽔利,率多沉溺,咸苦之。海北岸有递角场,正与琼对,伺风便一⽇可达,与雷、化、⾼、太平四州地⽔路接近。尧叟因规度移四州民租米输于场,第令琼州遣蜑兵具舟自取,人以为便。 咸平初,诏诸路课民种桑枣,尧叟上言曰:"臣所部诸州,土风本异,田多山石,地少桑蚕。昔云八蚕之绵,谅非五岭之俗,度其所产,恐在安南。今其民除耕⽔田外,地利之博者惟⿇苎尔。⿇苎所种,与桑柘不殊,既成宿 ![]() ![]() ![]() ![]() 未几,会抚⽔蛮酋蒙令国杀使臣扰动,命尧叟为广南东、西两路安抚使,赐金紫遣之。事平,迁兵部,拜主客郞中、枢密直学士、知三班兼银台通进封驳司、制置群牧使。 河决澶州王陵口,诏往护塞之,遂与冯拯同为河北、河东安抚副使。时中外上封奏者甚众,命与拯详定利害,及与三司议减冗事。俄与拯并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有言三司官吏积习依违,文牒有经五七岁不决者,吏民抑塞,⽔旱灾沴,多由此致。请委逐部判官检覆判决,如复稽滞,许本路转运使闻奏,命官推鞫,以警弛慢。乃诏尧叟与拯举常参官⼲敏者,同三司使议减烦冗,参决滞务。尧叟请以秘书丞直史馆孙冕同领其事,凡省去烦冗文帐二十一万五千余道,又减河北冗官七十五员。 五年,郊祀,进给事中。会王继英为枢密使,以尧叟签署院事,奉秩恩例悉同副使,迁工部侍郞。真宗幸澶渊,命乘传先赴北砦按视戎事,许以便宜。景德中,迁刑部、兵部二侍郞,与王钦若并知枢密院事。真宗朝陵,权东京留守。每裁剸刑 ![]() 大中祥符初,东封,加尚书左丞。诏撰《朝觐坛碑》,进工部尚书,献《封禅圣制颂》,帝作歌答之。祀汾 ![]() 五年,与钦若并以本官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加检校太尉。从幸太清宮,加开府仪同三司。未几,与钦若罢守本官,仍领群牧。明年,复与钦若以本官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尧叟素有⾜疾,屡请告。九年夏,帝临问,劳赐加等。疾甚,表求避位,遣阁门使杨崇勋至第抚 ![]() ![]() ![]() 天禧初,病亟,召其子执笔,口占奏章,求还辇下,诏许之。肩舆至京师,卒,年五十七。废朝二⽇,赠侍中,谥曰文忠,录其孙知言、知章为将作监主簿。长子师古赐进士出⾝,后为都员官外郞。希古至太子中舍,坐事除籍。 尧叟伟姿貌,強力,奏对明辨,多任知数。久典机密,军马之籍,悉能周记。所著《请盟录》三集二十卷。 ⺟冯氏, ![]() ![]() ![]() ![]() ![]() 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郞、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总之。擢右正言、知制诰。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属弟几道以试卷为识验,坐贬单州团练副使。复著作郞、知光州。寻复右正言、知制诰,知荆南。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內铨。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而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帝特迁之。改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郞中知永兴军。长安地斥卤,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道甬,出⼊列 ![]() ![]() 尧咨 ![]() ![]() 换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位丞郞上。尧咨內不平,上章固辞,皇太后特以只⽇召见,敦谕之,不得已,拜命。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尧咨葺完之。然须索烦扰,多暴怒,列军士持大梃侍前,吏民语不中意,立至困仆。以安军国节度观察留后知郓州。建请浚新河,自鱼山至下杷以导积⽔。拜武信军节度使、知河 ![]() 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 ![]() 从子渐字鸿渐,少以文学知名于蜀。淳化中,与其⽗尧封皆以进士试廷中,太宗擢渐第,辄辞不就,愿擢其⽗,许之。至咸平初,渐始仕,为天⽔县尉。时学者罕通扬雄《太玄经》,渐独好之,著书十五篇,号《演玄》,奏之。召试学士院,授仪州军事推官。举贤良方正科,不中,复调陇西防御推官,坐法免归,不复有仕进意,蜀中学者多从之游。尧咨不学,渐心薄之。尧咨后贵显,与渐益不同,因言渐罪戾之人,聚徒太盛,不宜久留远方。即召渐至京师,授颍州长史。丁谓等知其无他,得改凤州团练推官,迁耀州节度推官。卒,有文集十五卷,自号金⻳子。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杞,尝为九江掾,与其 ![]() 庠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召试,迁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郭皇后废,庠与御史伏阁争论,坐罚金。久之,知制诰。时亲策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杂视。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设次具饮膳,斥武举人令别试。"诏从之。 兼史馆修撰、知审刑院。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尽使杀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改权判吏部流內铨,迁尚书刑部员外郞。仁宗 ![]() 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 ![]() ⼊阁,乃有唐只⽇于紫宸殿受常朝之仪也。唐有大內,又有大明宮,宮在大內之东北,世谓之东內,⾼宗以后,天子多在。大明宮之正南门曰丹凤门,门內第一殿曰含元殿,大朝会则御之;第二殿曰宣政殿,谓之正衙,朔望大册拜则御之;第三殿曰紫宸殿,谓之上阁,亦曰內衙,只⽇常朝则御之。天子坐朝,须立伏于正衙殿,或乘舆止御紫宸,即唤仗自宣政殿两门⼊,是谓东、西上阁门也。 以本朝宮殿视之:宣德门,唐丹凤门也;大庆殿,唐含元殿也;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今 ![]() 庠与宰相吕夷简论数不同,凡庠与善者,夷简皆指为朋 ![]() ![]() 明年,除尚书工部侍郞,充枢密使。皇祐中,拜兵部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享明堂,迁工部尚书。尝请复群臣家庙,曰:"庆历元年赦书,许文武官立家庙,而有司终不能推述先典,因循顾望,使王公荐享,下同委巷,⾐冠昭穆,杂用家人,缘偷袭弊,甚可嗟也。请下有司论定施行。"而议者不一,卒不果复。 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死。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弟子,又言庠在府政无所建明,庠亦请去。乃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 ![]() ![]() ![]() 英宗即位,移镇武宁军,改封郑国公。庠在相州,即上章请老,至是请犹未已。帝以大臣故,未忍遽从,乃出判亳州。庠前后所至,以慎静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 ![]() 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尝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天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不为也。"沈邈尝为京东转运使,数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而邈子为府属所恶, ![]() 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 ![]() 兵以食为本,食以货为资,圣人一天下之具也。今左蔵无积年之镪,太仓无三岁之粟,尚方冶铜匮而不发。承平如此,已自凋困,良由取之既殚、用之无度也。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财穷用褊,而 ![]() 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食,二冗也;僧道⽇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请断自今,僧道已受戒具者姑如旧,其他悉罢还为民,可得耕夫织妇五十余万人,一冗去矣。天下厢军不择孱小尫弱而悉刺之,才图供役,本不知兵,又且月支廪粮,岁费库帛,数口之家,不能自庇,多去而为盗贼,虽广募之,无益也。其已在籍者请勿论,其他悉驱之南亩,又得力耕者数十万,二冗去矣。家国郡县,素有定官,譬以十人为额,常以十二加之,即迁代、罪谪,随取之而有。今一官未阙,群起而逐之,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吏何得不苟进,官何得不滥除?请诏三班审官院內诸司、流內铨明立限员,以为定法。其门荫、流外、贡举等科,实置选限,稍务择人,俟有阙官,计员补吏,三冗去矣。 何谓三费?一曰道场斋醮,无有虚⽇,且百司供亿,至不可赀计。彼皆以祝帝寿、奉先烈、祈民福为名,臣愚以为此主者为欺盗之计尔。陛下事天地、宗庙、社稷、百神,牺牲⽟帛,使有司端委奉之、岁时荐之,⾜以竦明德、介多福矣,何必希屑屑之报哉?则一费节矣。二曰京师寺观,或多设徒卒,添置官府,⾐粮率三倍他处。居大屋⾼庑,不徭不役,坐蠹齐民,其尤者也。而又自募民财,营建祠庙,虽曰不费官帑,然国与民一也,舍国取民,其伤一焉,请罢去之,则二费节矣。三曰使相节度,不隶藩要。夫节相之建,或当边镇,或临师屯,公用之设,劳众而飨宾也。今大臣罢黜,率叨恩除,坐靡邦用,莫此为甚。请自今地非边要、州无师屯者,不得建节度;已带节度,不得留近藩及京师,则三费节矣。 臣又闻之,人不率则不从,⾝不先则不信。陛下能躬服至俭,风示四方,⾐服起居,无逾旧规,后宮锦绣珠⽟,不得妄费,则天下响应,民业⽇丰,人心不摇,师役可举,风行电照,饮马西河。蠢尔戎首,在吾掌中矣! 徙判盐铁勾院,同修礼书。次当知制诰,而庠方参知政事,乃以为天章阁待制,判太常礼院、国子监,改判太常寺。庠罢,祁亦出知寿州,徙陈州。还,知制诰、权同判流內铨,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留为翰林学士。提举诸司库务,数厘正弊事,增置勾当公事官,其属言利害者,皆使先禀度可否,而后议于三司,遂著为令。徙知审官院兼侍读学士。庠复知政事,罢祁翰林学士,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唐书》。累迁右谏议大夫,充群牧使。庠为枢密使,祁复为翰林学士。 景祐中,诏求直言,祁奏:"人主不断是名 ![]() ![]() 会进温成皇后为贵妃。故事,命妃皆发册,妃辞则罢册礼。然告在有司,必俟旨而后进。又凡制词,既授阁门宣读,学士院受而书之,送中书,结三少衔,官告院用印,乃进內。祁适当制,不俟旨,写诰不送中书,径取官告院印用之,亟封以进。后方 ![]() 岁余,徙知成德军,迁尚书礼部侍郞。请弛河东、陕西马 ![]() 天下 ![]() ![]() ![]() ![]() ![]() ![]() ![]() ![]() ![]() 今朝廷择将练卒,制财积粮,乃以陕西、河东为先,河北为后,非策也。西贼兵锐士寡,不能深⼊,河东天险,彼惮为寇。若河北不然,自蓟直视,势同建瓴,贼鼓而前,如行莞衽。故谋契丹者当先河北,谋河北者舍镇、定无议矣。臣愿先⼊⾕镇、定,镇、定既充,可⼊⾕余州。列将在陕西、河东有功状者,得迁镇、定,则镇、定重。天下久平,马益少,臣请多用步兵。夫云奔飚驰,抄后掠前,马之长也;強弩巨梃,长 ![]() 夫镇、定一体也,自先帝以来为一道,帅专而兵不分,故定揕其 ![]() ![]() ![]() 河东马強,士习善驰突,与镇、定若表里,然东下井陉,不百里⼊镇、定矣。贼若深⼊,以河东健马佐镇、定兵,掩其惰若归者,万出万全,此一奇也。臣闻事切于用者,不可以文陈,臣所论件目繁碎,要待刀笔吏委曲可晓,臣已便俗言之,辄别上择将畜财一封,乞下枢密院、三司裁制之。 又上《御戎论》七篇。加端明殿学士,特迁吏部侍郞、知益州。寻除三司使。右司谏吴及尝言祁在定州不治,纵家人贷公使钱数千缗,在蜀奢侈过度。既而御史中丞包拯亦言祁益部多游燕,且其兄方执政,不可任三司。乃加龙图阁学士、知郑州。《唐书》成,迁左丞,进工部尚书。以羸疾,请便医药,⼊判尚书都省。逾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诏遇⼊直,许一子主汤药。复为群牧使,寻卒。遗奏曰:"陛下享国四十年,东宮虚位,天下系望,人心未安。为社稷深计,莫若择宗室贤材,进爵亲王,为匕鬯之主。若六宮有就馆之庆,圣嗣蕃衍,则宗子降封郡王,以避正嫡,此定人心、防祸患之大计也。" 又自为志铭及《治戒》以授其子:"三⽇敛,三月葬,慎无为流俗 ![]() ![]() 祁兄弟皆以文学显,而祁尤能文,善议论,然清约庄重不及庠,论者以祁不至公辅,亦以此云。修《唐书》十余年,自守亳州,出⼊內外尝以稿自随,为列传百五十卷。预修《籍田记》、《集韵》。又撰《大乐图》二卷,文集百卷。祁所至,治事明峻,好作条教。其子遵《治戒》不请谥,久之,学士承旨张方平言祁法应得谥,谥曰景文。 论曰:咸平、天圣间,⽗子兄弟以功名著闻于时者,于陈尧佐、宋庠见之。省华声闻,由诸子而益著。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尧叟出典方州,⼊为侍从,课布帛,修马政,减冗官,有⾜称者。庠明练故实,文藻虽不逮祁,孤风雅 ![]() ![]() 部分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辈为河朔人。⾼祖陈翔,为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 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海喻》一篇,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以试秘书省校书郞的⾝份知朝邑县,恰逢其兄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以事诬陷尧佐,降为朝邑县主簿。移任下圭阝县主簿,升任秘书郞、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升开封府推官。因言事忤逆谕旨,降为 ![]() ![]() ![]() 召尧佐回朝廷,任直史馆、知寿州。当年大饥荒,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吏人都献出大米,赈济几万人。移任庐州,因⽗亲患病请求辞官回家,提点开封府界事,后来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为堤,堤第二年就毁坏。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満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以为是,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终于按尧佐的建议实行。移任河东路转运使,以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奏请朝廷免除税收。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移任河北,⺟亲年老请求就近侍养,召他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因安排等次失误被降官,监鄂州茶场。 天禧年中,⻩河决口,起用滑州知州,制造木笼以减除⽔怒,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开始营造永定陵,又移任京西转运使,⼊为三司户部副使,移任度支副使,同修《真宗实录》。没有应试中书,特地提升为知制诰兼史馆修撰、知通进银台司。进升枢密直学士、知河南府,移任并州。每次汾⽔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尧佐替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赖其利。 召他同修《三朝史》,代理弟弟陈尧咨同知开封府,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于是授官枢密副使。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官吏打算加罪陈诂,就使县为之一空逃去,太后果然愤怒;但陈诂与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以嫌不敢争辩。事情传送至枢密院,尧佐一个人说:“惩处陈诂则 ![]() 太后去世,执政大臣多被免除职务,尧佐以户部侍郞的⾝份知永兴军。经过郑州,被郡人王文吉以反叛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弹劾处理,而事情才辨明。改任庐州知州,移任同州,又移任永兴军。开始,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奏说:“唐代贤臣墓碑,现在已损失十分之七八了。子孙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传之千载,一旦与瓦砾等同,实在是可惜。那些没有被毁坏的,希望敕令州县完整保护。”移任郑州。恰逢修造章惠太子园陵,郑州陈设之物很严格,赐书褒谕。不久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因灾异几次出现,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以太子太师的⾝份退休,去世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尧佐从小 ![]() ![]() ![]() ![]() ![]() ![]() ![]()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来迁居开封雍丘。他的⽗亲宋王己,曾任九江掾,与 ![]() 宋庠,天圣(1023~1031)初年,举进士,开封府试、试礼部都是第一名,提拔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皇帝召他试考,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又升左正言。郭皇后被废,宋庠与御史伏在官署争辩,被处以罚金。过了很久,宋庠又任知制诰。当时仁宗亲自试考策问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令他们与武举人混杂一起考察。宋庠说“:这不是所用以对待天下士人的方法,宜按本朝的先例,命令有关部门设放用具饮食,斥退武举人令他们另外试考。”仁宗下诏按他的建议办。 宋庠兼任史馆修撰、知审刑院。密州土豪王氵解私自酿酒,邻居前往捕捉他,王氵解欺骗奴仆说:“他们是強盗。”叫来所有奴仆杀邻居⽗子四人。密州官府按法律将奴仆判罪,王氵解独没判死罪。宰相陈尧佐庇护王氵解,宋庠力争要治罪,终于判王氵解死罪。宋庠改判吏部流內铨,升尚书刑部员外郞。仁宗想任命宋庠为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中书说本朝先例没有从知制诰授宰相职务者,于是诏宋庠为翰林学士。仁宗对待宋庠很看重,行将重用他。 宋庠起初叫宋郊,李淑担心他领先自己,以命运不好中伤他,上奏说:“宋,是朝廷接受天命的称号;郊,就是 ![]() ![]() “⼊。。,乃是唐朝逢单⽇在紫宸殿接受平常朝见的礼节。唐代有大內,又有大明宮,大明宮在大內的东北,世人称之为东內,唐⾼宗以后,天子多住在东內。大明宮的正南门叫丹凤门,丹凤门內第一殿叫含元殿,大朝会时皇帝就使用它;丹凤门內第二殿叫宣政殿,称作正衙,每月朔望⽇大册封拜官时皇帝就使用它;丹凤门內第三殿叫紫宸殿,称作上。。,也叫內衙,逢单⽇大臣朝见,皇帝就使用它。天子坐朝,必须在正衙殿前设立仪仗队,或者乘车只到紫宸殿,就唤仪仗从宣政殿两个门口进来,这叫作东、西上。。门。 “以本朝宮殿来看:宣德门,相当唐朝的丹凤门;大庆殿,相当于唐朝含元殿;文德殿,相当唐朝宣政殿;紫宸殿相当唐朝紫宸殿。如今想要求取⼊。。本来的含意,在仪典中实行,必须先在文德殿设立仪仗,如同天子只到紫宸殿,就唤仪仗从东、西门进来,像这样就比较与旧礼节相合。只是现在的各殿,与唐制比较南北不相对称。又考唐自中叶以来,逢双⽇以及大臣不定时奏议大事,另开延英殿,好像现今假⽇皇帝到崇政殿、延和殿。于是可知唐制度每遇上朝⽇,就是⼊。。,此后正衙设立仪仗因而逐渐废弃了,很不符礼制。” 宋庠与宰相吕夷简的主张屡次不相同,凡是宋庠与之友好的,吕夷简都指为朋 ![]() 第二年(1048),宋庠拜官工部侍郞,充任枢密使。皇。。年间(1049~1054),宋庠拜官兵部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宴享明堂,升工部尚书。他曾请求恢复诸大臣的家庙,说:“庆历元年赦书,允许文武员官建立家庙,而有关部门终究不能从以前的典章制度中推寻 ![]() 皇。。三年(1051),宋祁的儿子与越国夫人曹氏的门客张彦方游玩。而张彦方伪造皇帝敕牒,替人补选官职,被判死罪。谏官包拯奏说宋庠没能严格要求弟子,又说宋庠在朝廷没有什么建树,宋庠请去职。于是命宋庠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的头衔知河南府,后调许州任职,又调到河 ![]() ![]() ![]() 宋英宗登帝位,宋庠改镇武宁军,改封郑国公。宋庠任职相州时,就向皇帝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养老,到这时还不停地请求回家养老。英宗因为大臣的缘故,不忍心马上答应,就让宋庠出判亳州。宋庠前后所到的地方,他以慎重清静的方式治理地方,等到再受朝廷起用,就不管沉浮自求快乐。他晚年痛 ![]() 宋庠从应考举人时,与宋祁以文章学问名扬天下,他生活节俭不好声⾊⽝马之类,读书读到老也不厌倦。他擅长考证书中的讹谬,曾校定《国语》,撰写《补音》三卷,又编辑《纪年通谱》,用以区别正闰年月,该书为十二卷。还有《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他天 ![]() ![]() ![]() 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人。与兄长宋庠同时考中进士,礼部奏宋祁第一名,宋庠第三名。章献太后不想以弟在兄长之前,就提拔宋庠第一名,而置宋祁第十名。人们称呼他们叫“二宋”,以大宋、小宋来分别。宋祁被任命为复州军事推官。孙。。推荐他,改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再升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官吏说太常旧乐几次增损,其声律不协调。诏命宋祁同按试。李照定新乐,胡瑗铸造钟磬,宋祁都予以掌管,事见《乐志》。他参与编修《广业记》完成,升尚书工部员外郞、同修起居注、权三司度支判官。此时正是陕西用兵打仗,调度费用⽇益紧张,宋祁上疏说: “兵以食为本,食以财货为资用,这是圣人统一天下之具。现在左蔵库没有积年的银子,太仓没有三年的粮食,南方冶坑铜缺乏而不能发掘,承平的时候是这样,已经自己凋敝困乏,这确是由于取之既尽,用之无度。朝廷大的方面有三冗,小的方面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财用困乏,而想要兴兵边事,确实是没有计谋了。如果能够除去三冗、节制三费,专门备西北之屯,那么可以放心⾼枕无忧了。 “什么叫三冗?天下有限定的官职而没有限定的员官数目,这是一冗;天下厢军不任战事而消耗⾐食,这是二冗;和尚道士⽇益增多而没有定数,这是三冗。三冗不除去,不可以治理家国。请陛下决断从现在开始,僧道已经受戒具的姑且照旧,其他的全部废除为百姓,可以得到耕田的农夫织布的妇女五十多万人,一冗就除去了。天下厢军不论怯懦瘦弱而全都采取,只图供使奴役,本来不懂军事,而且每月支领廪粮,每年花费的库帛,几口之家,不能自理,多离去而为盗贼,即使广加招募,这也没有益处。其已经在军籍的不论,其他的人全都驱赶到田野,又得力耕者几十万,二冗除去了。家国郡县,向来有固定的官职,譬如以十八人为额,常常以十二加之,即使迁代、罪谪,随时取之而有官位。现在没有一个官职空阙,群起而追逐,州县不比以前扩大,而员官却是过去的五倍,胥吏怎么会不苟且进用,员官怎么会不滥加任命。请求诏命三班审官院內诸司、流內铨明确定立限员,作为不变的制度。其门荫、流外、贡举等科,实置选限,逐渐致力于选择人才,等待有阙官,计员补吏,三冗除去了。 “什么叫三费?一是道场斋本醮,没有虚⽇,而且官府供亿,至于不可计量。这些都以祝祷皇帝福寿、供奉先烈、祈求百姓福运为名,我愚蠢认为这是主持的人为欺盗之计而已。陛下事奉天地、宗庙、社稷、百神,祭祀用百牲⽟帛,使官吏穿着礼服恭敬尊奉,每年的季节时令祭献,⾜以肃敬明德、接近多福了,何必希求烦细的报答呢?那么一费节省了。二是京城寺院宮观,有的多设置步兵,增置官府,⾐服粮食都是其他地方的三倍。居住大屋⾼廊,不服徭役,坐着侵蚀百姓,这是特别严重的。而且又自行招募民财,营建祠庙,虽然说不花费官钱,但家国与百姓是同一的,舍国取民,其伤害是一样的,请朝廷废除它,那么二费节省了。三是使相节度,不隶属州郡。大概节度使相的建立,或者在边镇,或者临近军队驻扎的地方,公家用度的设立,是为了 ![]() “我又听说,人不率教则不被服从,不先⾝体力行则不被信任。陛下能够亲⾝最为节俭,讽示四方,⾐服起居,不逾越原来的规模,后宮锦锈珠⽟,不得妄加花费,那么天下响应,百姓生业⽇益丰厚,人心不动摇,军事战役可以发动,风行电照,饮马河西。愚蠢的戎人首领,在我手掌中了。” 移任盐铁勾院判官,同修礼书。按次第应为知制诰,但宋庠正任参知政事,于是以他为天章阁待制,判太常礼院、国子监,改判太常寺。宋庠被罢免,宋祁也出外任寿州知州,移任陈州知州。回朝廷任知制诰,权同判流內铨,以龙图阁直学士的⾝份知杭州,留用为翰林学士。提举诸司库务,几次订正弊端之事,增置勾当公事官,其部属言利弊的,都让先禀告估计可不可以,然后在三司议论,于是著为法令。移知审官院兼侍读学士。宋庠恢复参知政事,罢宋祁为翰林学士,改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修撰《唐书》。累迁右谏议大夫,充任群牧使。宋庠任枢密使,宋祁又为翰林学士。 景。。年中,皇帝诏求直言,宋祁奏:“人主不果断这是叫作 ![]() ![]() 恰逢进温成皇后为贵妃。按照过去的旧例,任命妃子都发封册,妃辞谢就免去册封之礼。但文告在员官手里,必须等待谕旨然后进献。又凡是诏书,既授予。。门宣读,学士院接受而书写,送到中书省,具结三省头衔,官告院盖印,才进呈宮內。宋祁正好执掌制书,不等谕旨,写文告送中书省,直接取官告院的印章盖上,迅速封口进呈。皇后正受到宠 ![]() 一年多后,移任成德军知军,升尚书礼部郞。宋祁请求朝廷放松河东、陕西马 ![]() 天下 ![]() ![]() ![]() ![]() ![]() ![]() ![]() ![]() 现在朝廷选将练兵,守财积粮,却以陕西、河东为先,河北为后,这不是良策。西边敌人军队精锐而少,不能深⼊,河东天险,敌人惧怯于由此处⼊侵。像河北就不一样,从蓟州直接临视,势同居⾼临下不可阻遏,敌人击鼓而向前,如同在 ![]() ![]() 镇、定州是结为一体的,从先帝以来同属一道,主帅专任而兵力不分散,所以定州刺其 ![]() 河东马军強大,士兵习惯于擅长驰马奔突,与镇、定州相互为表里,然而东下井陉,不到一百里进⼊镇、定州了。敌人如果深⼊,以河东健马佐助镇、定州的军队,掩袭其懈怠思归之兵,万出万全,这是一个奇迹。我听说事情切于时用的,不能够用文章陈述,我所论述的条目繁多琐碎,要待理办文书的官吏曲意迁就才可以知道,我以便利风俗言之,就另外上呈选择将领积蓄财物一封,请求传送枢密院、三司裁决。 又上呈《御戎论》七篇。加官端明殿学士,特别升任吏部侍郞、知益州。不久被任命为三司使。右司谏吴及曾经说宋祁在定州没有治理好,放纵家人借贷公钱几千缗,在蜀地奢侈过度。不久御史中丞包拯也说宋祁鼓励部下多游乐宴饮,而且他的兄长正执掌朝政,不能任三司使。于是加官龙图阁学士、知郑州。《唐书》修成,升左丞,进工部尚书。因体弱生病请求就便医治,⼊判尚书都省。过了一个月,拜授翰林学士承旨,诏命⼊宮 ![]() 又自己写墓志铭及《治戒》以授给他的儿子“:三天殓尸,三月埋葬,小心不要为流俗 ![]() ![]() 宋祁兄弟都以文学显贵,而宋祁尤其擅长文章,善于议论,但清约庄重赶不上宋庠,议论的人认为宋祁没有到公卿辅臣的职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修撰《唐书》十多年,从守卫亳州开始,出⼊內外常以书稿自随,撰写列传一百五十卷。参与编修《籍田记》、《集韵》。又撰写《大乐图》二卷,文集一百卷。宋祁所到之处,治事明⽩严峻,喜 ![]() |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脱脱、阿鲁图等最新小说宋史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宋史是脱脱、阿鲁图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