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小说网提供宋史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
![]() |
|
高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22113 |
上一章 十六百一卷 下一章 ( → ) | |
辛弃疾 何异 刘宰 刘爚 柴中行 李孟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 ![]() ![]()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记书,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 ![]()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郞、天平节度掌记书,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 ![]()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 ![]() 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大理少卿召,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州不敢问,县以并缘科敛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 ![]() ![]()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军人则利于优闲窠坐,奔走公门,苟图⾐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 ![]()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下住罢。弃疾受而蔵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強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久之,主管冲佑观。 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召见,迁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 ![]() ![]() ![]() 庆元元年落职,四年,复主管冲佑观。久之,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无使,四年,宁宗召见,言盐法,加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奉朝请。寻差知镇江府,赐金带。坐缪举,降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辞免。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知江陵府。令赴行在奏事,试兵部侍郞,辞免。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赐对⾐、金带,守龙图阁待制致仕,特赠四官。 弃疾豪 ![]() ![]() ![]() ![]()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 ![]() ![]() 何异,字同叔,抚州崇仁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石城主簿,历两任,知苹乡县。丞相周必大、参政留正以院辖拟异,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曰:"君臣一体,初不在事形迹,有所见闻,于银台司缴奏。"擢监察御史。异奏与丞相留正旧同官,不敢供职,御札不许引嫌,遂拜命。 迁右正言。时光宗愆于定省,异⼊疏谏,不报。约台官联名,言 ![]() ![]() ![]() 太庙芝草生,韩侂胄率百官观焉,异谓其⾊⽩,虑生兵妖,侂胄不悦。又以刘光祖于异 ![]() ![]() 嘉定元年,召为刑部侍郞。五月不雨,异上封事言:"近⽇号令或从中出,而执政不得与闻其事,台谏不得尽行其言。陛下闵念饥民,药病殡死,遐荒僻峤,安得实惠?多方称提,不如缩造楮币;⾩通商米,不如稍宽关市之征。"明年,权工部尚书。告老,抗章言:"近臣求去,类成虚文,中外相观,指为礼数,无以为风俗廉 ![]()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既冠,⼊乡校,卓然不苟于去就取舍。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岁旱,帅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有持妖术号"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者,皆 ![]() 授泰兴令,有杀人狱具,谓:"祷于丛祠,以杀一人,刃忽三跃,乃杀三人,是神实教我也。"为请之州,毁其庙,斩首以徇。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主之子征其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至是诉于宰,宰曰:"牛失十载,安得一旦复之。"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鞫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遣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曰:"非盗钗者,诘朝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遂得其情。 ⽗丧,免,至京,韩侂胄方谋用兵,宰启邓友龙、薛叔似极言轻挑兵端,为国深害,迄如其言。为浙东仓司⼲官,职事修举,亟引去,默观时变,顿不乐仕。寻告归,监南岳庙。江、淮制置使⻩度辟之⼊幕,宰辞曰:"君命召不往,今矧可出耶?"嘉定四年,堂审召命且再下,不至。时相亦屡讽执政、从官贻书挽宰,宰峻辞以绝。俄题考功历,示决不复仕。 理宗初即位,以为籍田令,屡辞,改添差通判建康府,又辞,乞致仕,乃以直秘阁主管仙都观。拜改秩予祠之命,辞秘阁,不允。端平元年,升直宝谟阁,祠如故,且尽还磨勘岁月。未几,迁太常丞,郡守以朝命趣行,不得已勉就道,至吴门,拜疏径归。一时誉望,收召略尽,所不能致者,宰与崔与之耳。帝侧席以问侍御史王遂,且俾宣抚。迁将作少监,又以直敷文阁知宁国府,皆不拜。进直显谟阁、主管⽟局观,帝犹冀宰一来也。召奏事,讫不为起。寻卒,乡人罢市走送,袂相属者五十里,人人如哭其私亲。 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食凡万余人,薪粟、⾐纩、药饵、棺衾之类,靡谒不获。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如己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宰理生素薄,见义必为,既竭其力,藉质贷以继之无倦。若定折麦钱额,更县斗斛如制,毁 ![]() 宰隐居三十年,平生无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既竭⽇力,犹坐以待,虽博考训注,而自得之为贵。有《漫塘文集》、《语录》行世。 刘爚,字晦伯,建 ![]() ![]() ![]() 调莲城令,罢添给钱及纲运例钱,免上供银钱及纲本、二税甲叶、钞盐、军期米等钱,大修学校,乞行经界。改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差通判潭州,未上,丁⽗忧。伪学 ![]() 提举广东常平。令守臣岁以一半易新,舂末支,及冬复偿,存其半以备缓急。逋欠亭户钱十万,转运司五万,爚以公使,公用二库赢钱补之。奏议仓之敝、客丁钱之敝、小官奉给之敝、举留守令之敝、吏商之敝。召⼊奏事,首论:"公道明,则人心自一,朝廷自尊,虽危可安也;公道废,则人心自贰,朝廷自轻,虽安易危也。"帝嘉奖。迁尚左郞官,请节內外冗费以收楮币。转对言:"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乞收拾人才及修明军政。迁浙西提点刑狱,巡按不避寒暑,多所平反。有杀人而匿权家者,吏弗敢捕,爚竟获之。 迁国子司业,言于丞相史弥远,请以熹所著《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之说以备劝讲,正君定国, ![]() ![]() ![]() ![]() ![]() ![]() ![]() ![]() ![]() 兼国史院编修官、宝录院检讨官。接伴金使于盱眙军。还,言:"两淮之地,藩蔽江南,⼲戈盗贼之后,宜加经理,必于招集流散之中,就为⾜食⾜兵之计。臣观淮东,其地平博膏腴,有陂泽⽔泉之利,而荒芜实多。其民劲悍勇敢,习边鄙战斗之事,而安集者少。诚能经画郊野,招集散亡,约顷亩以授田,使毋广占抛荒之患,列沟洫以储⽔,且备戎马驰突之虞。为之具田器,贷种粮,相其险易,聚为室庐,使相保护,联以什伍,教以击刺,使相纠率。或乡为一围,里为一队,建其长,立其副。平居则耕,有警则守,有余力则战。"帝嘉纳之。 进国子祭酒兼侍立修注官。论贡举五敝。兼权兵部侍郞,改兼权刑部侍郞,封建 ![]() 兼工部侍郞。奏"乞使沿边之民,各自什伍,教阅于乡,有急则相救援,无事则耕稼自若,军政隐然寓于田里之间,此非止一时之利也。"请城沿边州郡、罢遣贺正使。试刑部侍郞,兼职依旧,赐对⾐、金带,辞,不允。两请致仕,不允。奏绝金人岁币,建制置司于历 ![]() 进封子爵。权工部尚书,赐⾐带、鞍马。兼太子右庶子,仍兼左谕德。每讲读至经史所陈声⾊嗜 ![]() 柴中行,字与之,余⼲人。绍熙元年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权臣韩侂胄 ![]() 调江州学教授,⺟丧,免,广西转运司辟为⼲官,帅将荐之,使其客尝中行,中行正⾊曰:"⾝为大帅,而称人为恩王、恩相,心窃 ![]() 出知光州,严保伍,精阅习,增辟屯田,城壕营砦、器械糗粮,百尔具备,治行为淮右最。又条画极边、次边缓急事宜上之朝廷,大概谓:"边兵宜如蛇势,首尾相应。草寇合兵大⼊,则邻道援之;分兵轻袭,则邻郡援之。援兵既多,虽危不败。"又言:"淮、襄土豪丁壮,往者用兵,倾赀效力者,朝廷吝赏失信,宜亟加收拾,亦可 ![]() 迁西京转运使兼提点刑狱。中行谓襄 ![]() ![]() 迁江东转运司判官,旋改湖南提点刑狱。豪家习杀人,或收养亡命,横行江湖,一绳以法。华亭令贪 ![]() ![]() ![]() ![]() 擢宗正少卿。上疏谓:"陛下初政则以刚德立治本,更化则以刚德除权 ![]() ![]() ![]() 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孟舂,大雨震电,雷雹 ![]() 调秘书监、崇政殿说书。极论"往年以道学为伪学者, ![]() ![]() ![]() ![]() ![]() 进秘阁修撰、知赣州。汉盗有方,境內清肃。丐祠得请,以言罢。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宮,赐金带。卒。所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童蒙说》。 李孟传,字文授,资政殿学士光季子也。光谪岭海,孟传才六岁,奉⺟居乡,刻志于学。贺允中、徐度皆奇之,而曾几 ![]() ⺟丧,免,调江山县丞,弃去,监南岳庙、行在编估局,未上,改楚州司户参军,单车赴官。公退,闭户读《易》。郡守、部使者不敢待以属吏。徐积墓在境內,芜没既久,加葺之。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知象山县,守荐为邑最,从官多合荐之,主管官告院,与同列上封事,请诣北宮,又移书宰相。 迁将作监主簿。丞相赵汝愚初当国,适大侵,遣孟传按视江、池、鄂三大军所屯积粟,道除太府丞。既复命,汝愚去国, ![]() ![]() 兼考功郞。复因对言:"家国长育人才,犹天地之于植物,滋 ![]() ![]() ![]() 迁广西提点刑狱,改江东提举常平,移福建。诏⼊对,首论用人宜先气节后才能,益招徕忠谠以扶正论。故人有在府政者,折简问劳勤甚,孟传逆知其意,即谢曰:"孤踪久不造朝,获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对毕即出关。至闽,大饥,发廪劝分,民无流莩。侂胄诛,就迁提点刑狱,移江东,又辞。丞相史弥远,其亲故也,人谓进用其时矣,卒归使节,角巾还第。再奉祠,以仓部郞召,又辞。 迁浙东提点刑狱,未数月,申前请,章再上,加直秘阁,移江东,不赴,主管明道宮。进直宝谟阁,致仕,卒,年八十四。常诫其子孙曰:"安⾝莫若无竞,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有《磐溪集》、《宏词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记善》、《记异》等书行世。 论曰:古之君子,出处不齐,同归于是而已。辛弃疾知大义而归宋。何异笃实君子,而切谏光宗朝重华宮。柴中行宁不校临川之试,终不肯自言非程颐伪学。刘爚表章朱熹《四书》以备劝讲,卫道之功莫大焉。李孟传所立不愧其⽗。至于刘宰飘然远引,屡征不起,所谓鸿飞冥冥者耶。 部分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年少时从学于蔡伯坚,与 ![]() ![]() ![]()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地区豪杰纷起抗金。耿京聚兵于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辛弃疾任掌记书,并劝耿京南向归宋。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喜 ![]() ![]() 绍兴三十二年(1162),耿京命辛弃疾奉表归宋,⾼宗在建康 ![]() ![]()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六年(1170),孝宗召他在延和殿应对。此时虞允文掌权,皇上锐意恢复,辛弃疾趁机论述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其论切中时弊,毫不 ![]() 调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被召⼊朝任大理寺少卿,又调为湖北转运副使,改为湖南转运副使,不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辛弃疾讨平了在湖湘地区相继爆发的农民起义。他上疏说:“当今朝政清明,近年以来,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起事,皆能一呼百应,杀掠吏民,不顾死活,以至于要用大军来平灭。所以这样,是因州府征收财赋催办过急,吏行刻剥害民之政,而州府不敢过问;县衙巧立名目,大肆科敛,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衙不敢过问。普通百姓,深受州的聚敛之害,县的科率之苦,官吏的巧取豪夺,豪強的兼并,盗贼的劫掠,不起而为盗,又能如何呢?百姓是家国的 ![]() ![]() ![]() 又因为湖南连接两广,与溪峒蛮獠相接,獠人的 ![]() ![]() 皇上下诏命辛弃疾筹建飞虎军,于是,他测量马殷的营垒故基,在此盖起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侍从在外,战马铁甲齐备。先用五万缗钱在广西买五百匹马,诏令广西安抚司每年顺便买三十匹。当时,枢密院有人不喜 ![]() 他被加官为右文殿修撰,差遣为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当时江右发生严重饥荒,命他负责赈灾等事。刚到灾区,就在 ![]() 绍熙二年(1191),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皇上召见他,升为大理少卿,加官集贤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辛弃疾为提点刑狱时,曾主持军事,每每叹道“:福州前面是海,为盗贼蔵⾝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犷易 ![]() ![]() ![]() 庆元元年(1195)被免官,四年(1198),重为主管冲佑观。后起用他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同年,宁宗召见他,讨论盐法,加官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定期朝见皇帝。不久,差遣为镇江知府,赐给金带。因推荐人才失误,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差遣为绍兴知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他推辞不受。进为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知江陵府。命他去京城奏事,任为兵部侍郞,又推辞。升为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去世。皇帝赐给他对⾐、金带,在龙图阁待制的职位上辞官,特赠四官。 辛弃疾为人豪 ![]() ![]() ![]() ![]() ![]() ![]() 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写“克己复礼”、“夙兴夜寐”,给他的两个书斋题名。朱熹死时,伪学正遭 ![]() ![]()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二十岁时,他进⼊乡学,对于去就取舍他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苟同。绍熙元年(1190)刘宰被推举参加进士试考,调任江宁尉。江宁特别盛行巫术,刘宰下令保伍之间互相纠察,那些从事巫术的人常常是改行当了农民。发生旱灾,帅守命令刘宰用钱、粮赈济受灾的地方,救活了很多人。有掌握妖术号称“真武法”、“穿云子”、“宝华主”的人,都被刘宰 ![]() 刘宰被授予泰兴县令,有个杀人的案子事实已很清楚,杀人犯说:“我在偏僻的神祠中祈祷,已经杀死一个人,忽然刀又跳了三次,就又杀死了三个人,这实际是神让我杀的。”刘宰向州府请示,毁了那个野庙,把杀人犯砍头示众。邻县有个在泰兴县租牛的人,租户和牛的主人有姻亲,乘办丧事的机会偷走借据逃跑。有一天牛的主人的儿子去征收租户的租子,租户却说牛卖给他很长时间了。牛的主人的儿子连年向官府诉讼,没有借据做凭证,官府又因为涉及到别的县就搁置起来不审理。这时主人的儿子向刘宰诉讼,刘宰说:“牛已失去了十年,哪能一下子就得到它。”刘宰就召来两个乞丐 ![]() ![]() 刘宰⽗亲去世,他为⽗亲守丧期満后,来到京城,韩。。胄正计划用兵,刘宰给邓友龙、薛叔似写信极力讲这是轻率地挑起战争,是家国的大害。后来的结果正如他说的一样。刘宰担任浙东仓司⼲官,他负责的事都得到了治理,他立即请求辞职,默默地观察形势的变化,顿时不乐意担任官职。不久他退职,监南岳庙。江、淮制置使⻩度征召刘宰为自己的幕僚,刘宰推辞说:“皇上召我都不去,现在又能出来做官吗?”嘉定四年(1211),经政事堂审查后,召用刘宰的命令将再度下达,刘宰不去。当时的宰相也多次暗示执政、从官写信挽留刘宰,刘宰都严辞拒绝了。不久品评考核功绩,刘宰表示决不再做官。 理宗刚即位时,任命刘宰为籍田令,刘宰一再推辞,就改为添差通判建康府,刘宰又推辞,请求退休,他就以直秘阁的⾝份主管仙都观。接受了改官职并授予他管理宮观的任命,他辞直秘阁的官职,朝廷不允许。端平元年(1234),刘宰升为直宝谟阁,仍然主管仙都观,并且把磨勘的时间全都退还。不久,刘宰升为太常丞,郡守按朝廷的命令催促他动⾝去任职,刘宰不得已勉強上路,走到吴门,他进献章奏后直接回来。当时有名望的人,几乎都被朝廷召用,朝廷所不能招来的,只有刘宰和崔与之。皇上侧⾝问侍御史王遂这是怎么回事,并且让王遂去安抚他。刘宰升为将作少监,又以直敷文阁的⾝份为宁国府知府,他都没接受任命。刘宰进升为直显谟阁、主管⽟局观,皇上仍希望刘宰能来。召他来朝廷奏事,刘宰也始终没去。不久,刘宰去世,同乡人罢市去送他下葬,人群的队伍长达五十里,人人都像哭自己的亲人那样哭他。 刘宰刚毅正直,明察仁厚,对自己的家乡施以恩惠,他的功绩很多。刘宰设置义仓,创立义役,三次做粥饭给挨饿的人吃,从冬天到夏天,一天有一万多人吃他给的粥饭,柴、米、⾐服、药、棺椁、寿⾐等物品,没有向他请求而得不到的。某人没有可耕种的土地,某人没有房子住,某人的子女长大了还没娶 ![]() ![]() ![]() 刘宰隐居三十年,平生没什么嗜好,只是对书他没有不读的。他读书夜以继⽇,不知疲倦,虽然他广泛地研究、考校训注,而把自己的心得看的最珍贵。刘宰有《漫塘文集》、《语录》在世间流行。 刘爚,字晦伯,建 ![]() ![]() 刘爚调任莲城县令,他罢去添给钱和纲运例钱,免除上供银钱及纲本、二税甲叶、钞盐、军期米等钱,大力兴办学校,请求推行经界法。刘爚改为闽县知县,他用清明简要的方针处理事务,使官府中没有遗留的诉讼案,兴利去害,知无不为。他被差遣为潭州通判,还没上任,遭⽗丧。当时开始 ![]() 刘爚为提举广东常平。他命令守臣每年把常平米一半换成新的,舂末支出,到冬天再补回,存一半准备应急。拖欠亭户钱十万,转运司五万,刘爚用公使、公用两库的余钱补上。他上奏讲义仓、客丁钱、小官俸禄、举荐和留任守令、官商中存在的弊病。刘爚被召⼊朝中奏事,他首先论说:“公道如果清明,那么人心自然归一,朝廷自然尊贵,虽然处于危险中也可安稳;公道如果废弃,那么人心自然不同,朝廷自然不重要,虽然处于定安中也容易发生危机。”皇上嘉奖了他。他升为尚左郞官,请求节省朝內外冗费来收取纸币。百官轮次奏事时,他说:“希望陛下在经筵讲读、大臣奏对时,反复提问,以便求得义理的真谛,政事的得失,那么圣人的学说就得到应用而且家国也会兴盛了。”他请求搜求人才和修明军政。刘爚升为浙西提点刑狱,他巡察时不避寒暑,平反了很多冤案。有个杀人的罪犯蔵在一个权贵家中,吏人不敢去逮捕,刘爚却把罪犯捕获。 刘爚升为国子司业,他对宰相史弥远说,请求把朱熹所著的《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注释作为劝讲的內容,以求正君定国, ![]() ![]() ![]() ![]() ![]() ![]() ![]() ![]() ![]() ![]() ![]() 刘爚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在盱眙军接伴金国使臣。回京后,他说“:两淮地区,是江南的屏障,在兵祸盗贼破坏之后,更应加強经画治理,一定要在招集流散百姓的同时,就考虑⾜食⾜兵的计策。臣看淮东,那里土地广阔肥沃,有陂泽⽔泉的便利条件,但荒芜的很多。那里的百姓剽悍勇敢, ![]() ![]() 刘爚升为国子祭酒兼侍立修注官。他议奏贡举方面的五项弊端。他兼任权兵部侍郞,改为兼权刑部侍郞,被封为建 ![]() ![]() ![]() 刘爚兼工部侍郞。他上奏说:“请让沿边百姓,各自结成什伍,在乡里训练教阅,有危险就互相救援,无事时就耕种,寓军于农,这不只是一时的便利。”他请求在沿边州郡筑城、停止派贺正使。他试刑部侍郞,仍旧兼职,赐给他对⾐、金带,他推辞,皇上不允。他两次请求辞官,都没被允许。他上奏断绝给金人的岁币,在历 ![]() ![]() 刘爚被进封子爵,任权工部尚书,赐给他⾐带、鞍马。兼任太子右庶子,仍兼左谕德。他每次给太子讲读到经史中所陈述的声⾊嗜 ![]() 柴中行,字与之,余⼲人。绍熙元年(1190)考中进士,被授予抚州军事推官。权臣韩。。胄 ![]() 柴中行调任江州学教授,⺟亲去世除去丧服后,他被广西转运司召用为⼲官,统帅要荐举他,派自己的门客试探柴中行,柴中行严肃地说:“⾝为大帅,而称别人为恩主、恩相,我 ![]() ![]() ![]() 柴中行出朝任光州知州,他严格保伍法,精练兵卒,增辟屯田,城壕营寨、器械粮草,全都齐备,治理政务的成绩是淮右之首。又逐条规定离边境最近、离边境稍近的地方,有紧急事应上奏朝廷,大概说:“边防兵应像蛇一样,首尾相应。草寇合兵进犯,那么邻道来救援,草寇分兵袭击,那么邻郡来救援。援兵多,虽危险但不会失败。”又说:“淮、襄的土豪丁壮,过去用兵时,对那些倾财效力的人,朝廷没守信用,不给以赏赐,应该立即加以补救,也可以使他们情绪 ![]() 柴中行升为西京转运使兼提点刑狱。他认为襄 ![]() ![]() ![]() 柴中行升为江东转运司判官,不久改为湖南提点刑狱。豪強家习于杀人,或者收养亡命之徒,横行江湖,柴中行把他们都绳之以法。华亭县令贪 ![]() ![]() ![]() ![]() 柴中行被提升为宗正少卿。他上疏说“:陛下刚秉政就把刚德定为治国的 ![]() ![]() ![]() 柴中行兼任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四月,天降大雨冰雹,雷电 ![]() 柴中行被调为秘书监、崇政殿说书。他透彻地论述说“:往年把道学看作伪学的人,想把讲求道学的人流放到远方,堵塞言路,使忠义的人闭口不言,天下的风气怎能再被破坏成这样呢?”又说“:要想获得人心,不如除去贪吏;要想除去贪吏,不如使朝廷清明。大臣守法则小臣廉洁,⾝居⾼位的人以⾝作则,那么州县小吏凭什么敢胡作非为?”又论说治理內政和外患,分辨君子和小人,大概是:执政、侍从、台谏、给舍的选用,和任命三衙、京尹,都是朝廷的大事,因此选用的人一定是君主亲自提拔的,这样大权不 ![]() ![]() 柴中行升为秘阁修撰、赣州知州。他治盗有方,赣州地区很清静。他请求辞官回家祭祀,得到允许,因言论被罢官。理宗即位后,柴中行以右文殿修撰的⾝份主管南京鸿庆宮,理宗赐给他金带。柴中行去世。柴中行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童蒙说》。 李孟传,字文授,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四儿子。李光被贬到岭海时,李孟传才六岁,他侍奉⺟亲住在乡间,立志学习。贺允中、徐度都认为他是奇人,曾几乎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龙大渊被降官担任浙东总管,知道李孟传是名门弟子,偶然相遇后一定去谈话,李孟传严辞拒绝了他。李孟传为⼲办江东提刑司,改到浙东常平司任职。 李孟传的⺟亲去世,他为⺟亲守丧期満后,调任江山县丞,他辞去这个官职,为监南岳庙、行在编估局,还没上任,又改为楚州司户参军,他自己乘车去上任。办完公事后,他就关起门来读《易》。郡守、部使者都不敢把他看待成下属的官吏,徐积的坟墓在楚州境內,被野草淹没了很久,李孟传加以修整。他修复了陈公塘,使农田得到了灌溉。他担任象山县知县,知州认为他是属县中最有政绩的知县,就把他推荐给朝廷,从官也大多数联合起来推荐他,李孟传主管官告院,他与同僚一起上封事,请求到北宮,又给宰相写信。 李孟传升为将作监主簿。丞相赵汝愚刚掌权,正赶上严重的饥荒,李孟传被派去巡视江、池、鄂三大军所储备的粮食,在巡视途中他被任命为太府丞。李孟传完成任务后,赵汝愚被罢去,朋 ![]() ![]() ![]() 李孟传兼任考功郞。他又趁机对皇上说“:家国长期培养人才,就像天地哺育植物一样,供给它们⽔分养料,等它们长成后就能够作为大厦的栋梁。现在士大夫都有苟且升官的心思,他们的政绩也不显著,才能还小时,而心思已经跑到担任台阁上了,家国不稍微加以扶持和整顿,将有很大的弊病。”李孟传又说:“武举和士兵比武时,专门取那些力气大的,这样在场战上难以做到一定取得胜利。唐代时取人的标准是:徒步 ![]() ![]() ![]() ![]() 李孟传升为广西提点刑狱,改为江东提举常平,调到福建任职。皇上下诏让李孟传回到京城去奏对,他首先议论说,用人应该先看是否有气节然后再看是否有才能,应该招用忠直的人以便扶持公正的议论。旧友中有在府政任职的,屈己来问候他特别殷勤,李孟传知道他的用意,就辞谢说:“我长期不去朝廷,能得到一个好名声,就是幸福了。”说完这些话后李孟传立即出关。李孟传来到闽,闽地发生大饥荒,他就打开粮仓赈济饥民,劝人们互相帮助,灾民没有流落饿死的。韩。。胄被杀,李孟传又升为提点刑狱,调到江东任职,他又推辞。丞相史弥远,是他的亲戚,人们认为这正是李孟传被提拔任用的时机,但李孟传 ![]() 李孟传升为浙东提点刑狱,没几个月,他又请求辞官,再次上奏章,他被加官为直秘阁,调到江东任职,他没上任。而去主管明道宮。李孟传进升为直宝谟阁,他退休,去世,终年八十四岁。李孟传常告诫自己的子孙说“:立⾝不如与世无争,涵养自己不如自己保护自己。遵守法度则福到,追求爵禄则辱来。”他有《盘溪集》、《宏词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记善》、《记异》等书在世间流行。 wWW.gaOShoUxs.cC |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脱脱、阿鲁图等最新小说宋史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宋史是脱脱、阿鲁图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