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小说网提供明史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
![]() |
|
高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4392 |
上一章 六十四章 下一章 ( → ) | |
⻩宗载 顾佐(邵玘 陈勉 贾谅 严升) 段民(吾绅) 章敞(徐琦 刘戩) 吴讷(朱与言) 魏骥 鲁穆 耿九畴 轩輗(陈复)⻩孔昭 ⻩宗载,一名垕,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尝受馈遗,累迁司正。 永乐初,以荐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 ![]() ![]() 寻起御史,出按 ![]() ![]() ![]() 洪熙元年擢行在吏部侍郞。少师蹇义领部事,宗载一辅以正。宣德元年奉命清军浙江。三年督采木湖湘。英宗初,以侍郞罗汝敬巡抚陕西,坐事戴罪办事。汝敬妄引诏书复职,而吏部不言,为御史所劾,宗载及尚书郭琎俱下狱。未几,得释,迁南京吏部尚书。居九年,乞休,章四上,乃许。九年七月卒于家,年七十九。 宗载持廉守正,不矫不随,学问文章俱负时望。公卿大夫齿德之盛,推宗载云。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端 ![]() ![]() 永乐初,⼊为御史。七年,成祖在京北,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奉命招庆远蛮。督采木四川。从北征,巡视关隘。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刚直不挠,吏民畏服,人比之包孝肃。京北建,改尹顺天。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为通政使。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以贪被黜,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佐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为京尹,政清弊⾰。帝喜,立擢右都御史,赐敕奖勉。命察诸御史不称者黜之,御史有缺,举送吏部补选。佐视事,即奏黜严暟、杨居正等二十人,谪辽东各卫为吏,降八人,罢三人;而举进士邓棨、国子生程富、谒选知县孔文英、教官方瑞等四十余人堪任御史。帝使历政三月而后任之。居正等六人辨诉。帝怒,并诸为吏者悉戍之。既而暟自戍所潜还京,胁他贿,为佐所奏,且言暟谋害己。诏戮暟于市。帝北巡,命偕尚书张本等居守。还复赐敕。令约束诸御史。于是纠黜贪纵,朝纲肃然。 居岁余, ![]() 八年秋,佐有疾,乞归。不许。以南京右都御史熊概代理其事。逾年而概卒。佐疾良已,⼊见。帝 ![]() 正统初考察御史不称者十五人,降黜之。邵宗九载満,吏部已考称,亦与焉。宗奏辨,尚书郭琎亦言宗不应与在任者同考。帝遂责佐。而御史张鹏等复劾宗微过。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佐上章致仕去。赐敕奖 ![]() 佐孝友, ![]() ![]() 时雩都陈勉、峄县贾谅先后为副都御史,与佐同举台职,而兰溪邵玘官南京,与佐齐名,繁昌严升名亦亚于玘。 玘,字以先,永乐中进士。授御史。仁宗监国,知其廉直。每法司缺官,即命玘署,有重狱辄付之。历仕中外,所过人不敢犯。宣德三年由福建按察使⼊为南京左副都御史。奏黜御史不职者十三人,简黜诸司庸懦不肖者八十余人,风纪大振。居二年,以疾卒官。玘负气,好侮同列,治狱颇刻深。然持⾝廉洁,內行修,事⺟以孝闻。 陈勉,与玘同年进士。仁宗初,以杨士奇荐,由广东副使擢左副都御史。信、丰诸县盗起,命勉抚之。招徕三千六百余人, ![]() 贾谅,字子信。永乐中由乡举⼊太学,选侍皇太孙说书,擢刑科给事中。宣德四年劾清军侍郞金庠受贿,罢之。郞中胡珏、萧翔等十一人,御史方鼎三人,以不职被劾。帝未信,命谅及张居杰密察之。得实,悉贬官。明年又劾 ![]() 严升,建文时进士。历官大理寺右少卿。清军苏、松,执法不挠。调南京佥都御史,与玘同心治事。刚果自信,尝著《神羊赋》以见志焉。 段民,字时举,武进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与章敞、吾绅辈俱读书文渊阁,又俱授刑部主事。民旋进郞中。 山东妖妇唐赛儿作 ![]() 车驾北征,饷舟由济宁达潞河,陆挽出居庸至塞外。民深计曲算,下不扰而事集。既还,敕与巡按御史考所过府县吏廉墨以闻。 宣德三年召⼊京,命署南京户部右侍郞,逾年实授。又明年改刑部。初,二部皆以不治闻。民至,纪纲修举,宿弊以⾰。上元人有为侄殴者,愤甚,诣通政司告。时方令纳米赎罪,而越诉 ![]() 九年二月卒于官,年五十九。贫不能殓,都御史吴讷裞以⾐衾。帝闻,命有司营葬。成化间,叶盛请褒恤不果。其后百有余年,始追谥襄介。 吾绅,字叔缙,衢州人。官刑部主事,治狱有声。历郞中,拜礼部侍郞。成祖谓吕震曰:“绅出自翰林,可佐卿典礼矣。”既而为震所挤,出为广东参政。寻召为南京刑部侍郞,奉敕考察两广、福建方面官。有故人官参政,素贪黩,权要多为之地。绅至,竟黜之,时称其公。复改礼部。正统六年卒于官。 绅清強有执,澹于荣利。初拜侍郞,贺者毕集。而一室萧然,了无供具,众笑而起。 章敞,字尚文,会稽人。由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山西盗发,捕逮数百人。敞察其冤,留词⾊异者一人,余悉遣出。明⽇讯之,留者盗,余非也。迁郞中,改吏部。 宣德六年擢礼部侍郞。偕徐琦使安南,命黎利权国事。利遣人⽩相见礼,敞曰:“汝敬使者,所以尊朝廷,奚⽩为?”利听命,趋拜下坐。啖以声⾊,不为动。还致厚赆,不受,利以付贡使。及关,悉阅贡物,封其赆,付关吏。利死,子麟嗣,敞复奉诏往,却赆如初。 正统初,纂洪武以来条格,使诸司参酌,吏无能为 ![]() 徐琦,字良⽟。先世钱塘人,其祖谪戍宁夏,遂家焉。幼力学,通经史。永乐十三年举进士,授行人。历兵部员外郞。明敏有断,居官务持大体。宣德六年擢右通政。副敞使安南,亦不受馈。还拜南京兵部右侍郞。八年,帝以安南贡赋不如额,南征士卒未尽返,命琦复往。时黎利已死,其子麟疑未决。琦晓以祸福,麟惧,铸代⾝金人,贡方物以谢。帝悦,命落琦戍籍,宴赉甚厚。 正统初,与工部侍郞郑辰考察南畿有司,黜不法者三十人。时灾异屡见,琦陈弭灾十事。悉嘉纳。五年命参赞南京机务。十四年进尚书,参赞如故。有言往年分调南京军,家属悉宜北徙,朝议 ![]() 景泰元年,靖远伯王骥赞机务,琦专理部事。骥解任,琦仍参赞。四年三月卒,年六十八。谥贞襄。 敞、琦皆以使安南不辱命著称。安南多宝货,后使者率从⽔道挟估客往以为利, ![]() 弘治时,侍讲刘戩往颁诏,由南宁乘传抵其国, ![]() ![]() ![]() 吴讷,字敏德,常 ![]() ![]() 永乐中,以医荐至京。仁宗监国,闻其名,命教功臣弟子。成祖召对称旨,俾⽇侍 ![]() 洪熙元年,侍讲学士沈度荐讷经明行修,授监察御史。敬慎廉直,不务矫饰。宣德初,出按浙江,以振风纪植纲常为务。时军犯逃者,往往令家人妄诉,逮系至千人。讷请严 ![]() 正统初,光禄丞董正等盗官物,讷发之,谪戍四十四人。右通政李畛者,奉使苏、松,行事多不谨。讷微诫之,畛不悦,诬讷稽延诏书等事。讷疏辩。互为台省所劾,俱逮下狱,既而释之。英宗初御经筵,录所辑《小学集解》上之。四年三月,以老致仕,以朱与言代。 讷博览,议论有 ![]() ![]() ![]() 朱与言,字一鹗,万安人。永乐九年进士,授湖广按察佥事。宣德中迁四川副使。合州盗起,督吏目熊鼎斩六十余人,贼势遂衰。事闻,擢鼎合州同知。雅州妖人为 ![]() 魏骥,字仲房,萧山人。永乐中,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常夜分携茗粥劳诸生。诸生 ![]() 宣德初,迁吏部考功员外郞,历南京太常寺少卿。正统三年,召试行在吏部左侍郞,逾年实授。屡命巡视畿甸遗蝗,问民疾苦。八年改礼部,寻以老请致仕。吏部尚书王直言骥未衰,如念其老,宜令去繁就简。乃改南京吏部。复以老辞,不允。十四年进尚书。英宗北狩,骥率诸司条上时务,多施行。景泰元年,年七十七,致仕。 骥居官务大体。在太常,山川坛获双⽩兔,圻內生瑞麦,皆却不进。在吏部,有进士未终制,求考功。同官将许之,骥持不可。法司因旱恤刑,有王纲者,恶逆当辟,或悯其少, ![]() 正统中,王振怙宠,凌公卿,独严重骥,呼“先生”景泰初,以请老至京师。大学士陈循,骥门生也,请间曰:“公虽位冢宰,然未尝立朝。愿少待,事在循辈。”骥正⾊曰:“君为辅臣,当为天下进贤才,不得私一座主。”退语人曰:“渠以朝廷事为一己事,安得善终。”竟致仕去。 骥端厚祗慎。顾劲直,好别⽩君子、小人。恒曰:“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萧山故多⽔患,有宋时县令杨时湖堤遗迹。骥倡修螺山、石岩、毕公诸塘堰,捍江 ![]() ![]() 成化七年,御史梁昉言:“臣先任萧山,见致仕尚书臣魏骥里居,与里人稠处,教子孙孝弟力田,增堤浚湖,捍御灾患。所行动应礼法,倡理学,勖后进。虽在林野,有补治化。骥生平学行醇笃,心术正大。谙世事,瞭国体。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八岁,四方仰德,有如卿云。百年化育,滋此人瑞。臣读前史,有以归老赐禄毕其⾝者,有尊养三老五更者,有安车蒲轮召者,有赐几仗者,上齿德也。骥齿德有余,爵在上卿,可称达尊。乞下所司,酌前代故事施行。”帝览奏嘉叹。遣行人存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使命未至而骥卒。赐祭葬如礼,谥文靖。其子完以骥遗言诣阙辞葬,乞以其金振饥民。帝怃然曰:“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许之。萧山民德骥不已,诣阙请祀于德惠祠,以配杨时。制曰“可” 鲁穆,字希文,天台人。永乐四年进士。家居,褐⾐蔬食,⾜迹不⼊州府。比谒选,有司馈之赆,穆曰:“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弗受。除御史。仁宗监国,屡上封事。汉王官校多不法,人莫敢言。穆上章劾之,不报,然直声振朝廷。 迁福建佥事。理冤滥,摧豪強。泉州人李某调官广西,其姻富民林某遣仆酖李于道,而室其 ![]() 英宗即位,擢右佥都御史。明年奉命捕蝗大名。还,以疾卒。命给舟归其丧。 始穆⼊为佥都御史,所载不过囊⾐,尚书吴中赠以器用,不受。至是中为治棺衾,乃克殡。子崇志,历官应天尹,廉直有⽗风。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即留为刑部右侍郞。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郞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 ![]()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十月命兼抚江北诸府。 三年三月代陈镒镇陕西。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 ![]() ![]() 四年,布政使许资言:“侍郞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 ![]() 明年,礼部缺尚书。帝问李贤。贤曰:“老成清介,无如九畴。”乃召还。既至,怜其老,改南京刑部尚书。四年卒。谥清惠。子裕,自有传。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锄 ![]() 正统元年清军浙江,劾不职官四十余人。五年言:“祖宗设御史官,为职綦重。今內外诸司有事,多擅遣御史,非制,请 ![]() ![]() ![]() ![]() 温、处有银场,洪武间岁课仅二千八百余两。永乐时增至八万二千两,民不堪命。帝即位,以大臣议罢之。至是参政俞士悦请复开,谓利归于上,则矿盗自绝。下三司议,輗力持不可,乃止。既而给事中陈傅复请,朝廷遽从之,遂致叶宗留之变。 会稽赵伯泰,宋苗裔也。奏孝宗、理宗及福王陵墓,俱为豪民侵夺。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北去,山 ![]() ![]() 景帝立,以右副都御史镇守浙江。景泰元年命兼理两浙盐课。闽贼吴金八等流劫青田诸县,輗与原贞讨平之。贼首罗丕、廖宁八复自闽抵浙。輗等防遏有功,进秩一等。明年改督南京粮储。五年复改左副都御史,掌南院事。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 天顺元年二月召拜刑部尚书。数月,引疾乞归。帝召见,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満归,行李仅一簏,乃卿耶?”輗顿首谢。赐⽩金 ![]() 輗孤峭,遇人无贤否,拒不与接。为按察使,尝饮同僚家,归抚其腹曰:“此中有赃物也。”在南都,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輗恶其汰,不往。彻馔遗之,亦不纳。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量颇遍隘。御史有讦人 ![]() ![]() 陈复,福建怀安人。輗同年进士,由户部主事知杭州。廉静无私,狱讼大省。⽇端坐堂皇,与曹掾讲读律令而已。遭丧,部民乞留,诏起复,未几卒。輗倡僚属助之,乃克敛。吏民相率致赙,其子尽却之,称贷归。 ⻩孔昭,⻩岩人。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显。年十四,遭⽗⺟丧,哀毁骨立。举天顺四年进士,授屯田主事。奉使江南,却馈弗受,进都⽔员外郞。 成化五年,文选郞中陈云等为吏所讦,尽下狱贬官,尚书姚夔知孔昭廉,调之文选。九年进郞中。故事,选郞率闭门谢客。孔昭曰:“家国用才,犹富家积粟。粟不素积,岂⾜赡饥;才不预储,安能济用?苟以深居绝客为⾼,何由知天下才俊。”公退,遇客至,辄延见,访以人才,书之于册。除官,以其才⾼下配地繁简。由是铨叙平允。其以私⼲者,悉拒之。尝与尚书尹旻争,至推案盛怒。孔昭拱立,俟其怒止,复言之。旻亦信其谅直。旻昵通政谈伦, ![]() ![]() 为郞中満九载,始擢右通政。久之,迁南京工部右侍郞。有官地十余区为势家所侵,奏复之。奉诏荐举方面,以知府樊莹、佥事章懋应。后皆为名臣。郞官主蔵者以羡银数千进,斥退之。掘地得古鼎,急命工镌文庙二字,送之庙中。俄中贵 ![]() 孔昭嗜学敦行,与陈选、林鹗、谢铎友善,并为士类所宗。弘治四年卒。嘉靖中,赠礼部尚书,谥文毅。子俌,亦举进士,为文选郞中。俌子绾,以议大礼至礼部尚书,自有传。 赞曰:家国盛时,士大夫多以廉节自重,岂刻意励行,好为矫饰名誉哉。亦其澹嗜 ![]() ![]() ![]() 部分译文 ⻩宗载,一名篨,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1397),中进士,后被授予行人。他奉命出使四方时,从没有接受馈赠,累升为司正。 永乐初年,他被推荐任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 ![]() ![]() 不久起用他为御史,出去按察 ![]() ![]() ![]() 洪熙元年(1425),他升为行在吏部侍郞。少师蹇义管吏部事,宗载都公正地辅助他。宣德元年(1426),他奉命到浙江清军。三年,他到湖南总督采木。英宗初年,侍郞罗汝敬巡抚陕西,犯有过失戴罪办事。罗汝敬妄引诏书內容而复职,吏部却不指出,被御史弹劾,宗载和尚书郭。。都被投进监狱。不久,获释,升为南京吏部尚书。过了九年,他请求退休。他上了四篇奏章,才被批准。九年(1444)七月,他于家中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宗载持廉守正,不假托不顺从,学问和文章都负时望。公卿大夫谈到盛德之人时,都推崇宗载。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庄浪知县。端午之⽇,守将集合官僚校尉,因顾佐是文士,便故意为难他。顾佐拿起弓箭一发中的,守将大服。 永乐初年,他⼊京任御史。七年(1409),成祖在京北,命吏部选有才华的御史赴行在所,顾佐被选上了。他奉命招抚庆远府蛮人,到四川总督采运木材,随从北征,巡视关隘。升为江西按察副使,又被召回任应天府尹。他刚直不挠,吏民敬畏而服从,把他比作包孝肃。定都京北后,他改任顺天府尹。权贵人物觉得他在任不方便,命他出任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1425),他被召回任通政使。 宣德三年(1428),都御史刘观因贪污被撤职,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推荐顾佐,说他公正廉洁而有威望,所任过的官都有风采,任京尹时,政治清明,弊病尽⾰。皇上很⾼兴,立即升他为右都御史,并赐给敕书奖励劝勉,命他考察各个御史,有不称职的将其撤职,如果御史出缺,他可保举人员送吏部补选。顾佐刚上任,即上奏废黜了严⽇岂、杨居正等二十人,把他们贬到辽东各卫为吏,还有八人被降职,三人被罢免;然后他推举可以担任御史的进士邓荣、国子生程富、在京候选的知县孔文英、教官方瑞等四十余人。皇上让他们先⼲三个月然后再任用他们。杨居正等六人上书辩诉。皇上大怒,将那些被贬为吏的人一并发去戍边。后来严⽇岂从戍守之地偷偷跑回京师,以别的贿赂相威胁,被顾佐上奏揭发,并说严⽇岂图谋陷害他。诏令将严⽇岂押到市场诛杀。皇上北巡时,命顾佐偕同尚书张本等人留守。皇上回来后又赐给他敕书,令他约束各个御史。于是他纠察罢黜贪婪骄纵之徒,朝纲肃然。 过了一年多, ![]() ![]() ![]() 八年(1433)秋,顾佐有病,请求归家。皇上不许,以南京右都御史熊概代理他的职事。过了一年熊概去世。顾佐病已痊愈,⼊宮朝见。皇上 ![]() 正统初年,顾佐考察不称职的御史十五人,将他们或降职或罢免。邵宗九年任満,吏部已考核通过,他也在这十五人之中。邵宗上书申辩,尚书郭王进也说邵宗不应与在任者同考。皇上于是责备顾佐。而御史张鹏等人又弹劾邵宗有小过。皇上以张鹏朋比相欺,严厉斥责他和顾佐。顾佐上书求退休而去。皇上赐给敕书奖励安 ![]() 顾佐有孝友的品行,品德清⽩, ![]() 段民,字时举,武进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与章敞、吾绅等人⼊文渊阁读书,又一起被授予刑部主事。段民旋即升为郞中。 山东妖妇唐赛儿作 ![]() ![]() 皇上车驾北征时,运饷的船只由济宁到达潞河,再陆路车运到居庸关出塞外。段民精加计算,使百姓不受 ![]() 宣德三年(1428),把他召⼊京,命他代理南京户部右侍郞,过了一年实授他为右侍郞。又过了一年把他改到刑部。当初,两部都以事务得不到治理闻名。段民到后,纪纲修整,宿弊得到⾰除。上元有个人被侄儿殴打,非常愤怒,到通政司告状。当时正令纳米赎罪,而越级申诉的 ![]() 九年二月,他在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因贫不能装殓,都御史吴讷赠给他⾐被。皇上听说后,命有关员官为他营葬。成化年间,叶盛请褒奖并抚恤他,没能办成。一百多年后,才给他追谥襄介。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1431),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议论持大体,有清正的名望。 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得重名节的人去治理,于是推选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痛⾰宿弊,向朝廷提出了五项建议,皇上把它们定为法令。⺟亲去世,他辞官,盐场百姓数千人上朝廷请求把他留下。十年(1445)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 ![]() 因事受到诬陷,他被逮捕审问,后来得洗清罪名,即留他为刑部右侍郞。他屡次辨办疑案,不屈不挠。礼部侍郞章瑾被捕⼊狱,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 ![]() 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1450),仍任命他兼理。不久敕令他审理各府的重犯,他平反了许多人。十月,命他兼巡抚江北各府。 三年(1452)三月,他取代陈镒镇守陕西。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 ![]() ![]() 四年(1453),布政使许资说:“侍郞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事情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九畴转为左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即从九畴开始。有圣旨要买羊角为灯。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遂罢了。皇上因有灾异而求意见,九畴请皇上延揽硕儒,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优诏答复他。 天顺初年,他⼊京师议事。皇上对侍臣说“:九畴是廉正之人。”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九畴提出此事,于是每天供给一升,并定为法令。后来,他上书请崇尚廉 ![]() 第二年,礼部缺尚书。皇上问李贤,李贤说:“论老成而清廉,莫如九畴。”于是把他召回。九畴到后,皇上可惜他老了,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四年(1460),他去世。谥清惠。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后被授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1431),受推荐改任为御史。按察福建时,他剔蠹除 ![]() 正统元年(1436),他到浙江清军,弹劾不称职员官四十余人。五年(1440),他说:“祖宗设立御史官,职责极重。现在內外各部门有什么事,都专遣御史去处理,这不合制度,请 ![]() ![]() ![]() 温州、处州有银场,洪武年间,每年的税收仅二千八百余两,永乐时期增到八万二千两,百姓不堪忍受。英宗即位后,因大臣的建议停罢银场。至此参政俞士悦请重开,说如果利归于上,则矿盗自然绝迹。皇上 ![]() 会稽赵伯泰,是宋朝宗室后裔,他上奏说宋孝宗、理宗和福王的陵墓都被豪民所侵夺。御史王琳说福王投降元朝而北去,山 ![]() ![]() 景帝即位后,他以右副都御史之衔镇守浙江。景泰元年(1450),命他兼理两浙盐税。闽贼吴金八等人流劫青田等县,轩輗与孙原贞讨平了他们。贼首罗丕、廖宁八又从福建抵达浙江,轩輗等人防御有功,得进升一级。第二年他改总督南京粮储。五年,又改任左副都御史,掌南都察院事务。他考察并罢免了几个不称职的御史。 天顺元年(1457)二月,他被召回任刑部尚书。数月之后,他称病请求归家。皇上召见他,问道:“以前浙江按察使任満后回去,行李仅一只竹箱,那是说你吗?”轩輗叩头致谢。皇上赐给⽩金安 ![]() ![]() 轩輗 ![]()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张廷玉等最新小说明史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明史是张廷玉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