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小说网提供大汉帝国风云录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
![]() |
|
高手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35797 时间:2017/7/26 字数:9296 |
上一章 节七十第 来欲雨山 章七第 下一章 ( → ) | |
晚上,李弘召集李玮、宋文和唐放等人就双方争议的几个问题再次进行了商议。 “尚书台皇甫大人的书信诸位都看了,朝廷为了尽快促成招抚,已将招抚之事诏告国全了。朝廷的目的虽然不错,但相反也把张燕和其他诸位⻩巾军首领 ![]() 李玮等人沉默不语。 良久,唐放说道:“大人主动提出招抚,又主动让步,会不会给⻩巾军造成一个错觉?⻩巾军觉得大人和朝廷都在迁就他们,趁机漫天要价,那么,招抚会陷⼊僵局。”他停了一下,又说道“散落各地的流民听说张燕受抚朝廷了,只要跟着他,马上就有土地,马上就有饭吃有屋住,很快就会蜂拥而至,这对张燕来说,其实是个有进无退之局啊。上百万流民都在看着他,都在等着他分派土地,都在 ![]() ![]() “随着时间的推迟,闻讯而来的流民会越来越多,张燕肯定支撑不住,他除了向朝廷俯首称臣外,已经再无出路了。” 李玮苦笑道:“朝廷这一招太狠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內,让张燕独自一人承受这么大的 ![]() ![]() ![]() 宋文也心情沉重地说道:“抛开⻩巾军不说,就从流民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应该让步。百万流民聚集到并州,如果没有吃的,一两个月之后,其结果是什么?我估计太原和上 ![]() ![]() “朝廷此举,实在有欠考虑。虽然他们把张燕 ![]() ![]() 李弘用力拍拍宋文,赞叹道:“长风,你说得好啊,就听你的,我们再让一步,争取尽早屯田。” 经过夜一的商量,李弘和李玮等人就几个争议问题,再次议定了一个方案。 首先是兵力问题。李弘做了最大的让步,让⻩巾军保留三十万人马。但在郡国兵和屯田兵的人数上,李弘作了调整,他把屯田兵人数扩大到了二十五万人,并且规定屯田兵不拿军饷,以自种粮代替军饷,同时屯田兵只有在战时才能配备武器。五万郡国兵负责维持太原郡的治安,受镇北将军部节制,如有调用,以镇北将军部和平难中郞将部协商解决,镇北将军部不做強行征调。 其次是郡县府衙组建问题。李弘彻底放弃了原来的方案,规定郡县府衙的官吏全部由⻩巾军自行任命,镇北将军部不再⼲涉,但各级郡县府衙也不再参予军屯和民屯。 第三,军屯和民屯自成体系,不隶州郡。李弘接受了李玮等人的建议,在总结了本朝初期垦地屯田的经验教训之后,重新做了一番调整。军屯由⻩巾军推荐人选担任各级典农都尉,而典农都尉府所属的候农令、守农令、劝农椽、仓长、仓佐等从事掾史,则由镇北将军府推荐部分 ![]() 最后就是税赋问题。李弘同意免征太原郡五年赋税,但五年后,所收赋税的七成必须上缴国库,三成由⻩巾军自由支配。在这一点上,李弘认为不能再让步了,这关系到整个并州的发展,而且大汉国的国库也要有所进帐。 整理好的文卷随即送到了晋 ![]() 张燕没有回话,李弘虽然着急,但也没办法,只好回到龙山大营耐心等待。 龙山大营的练兵整训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龙山现在就象一个大巨的场战,骑兵军、步兵军和战车营以实战演练代替枯燥的训练,三军七万将士混战在一起,杀声如雷,还真有点惊心动魄的味道。 车军营改名为战车营,源于尹思的強烈要求。尹思对李弘说,无论是攻城用的冲车还是攻击用的弩车,都是打仗用的,当然要叫战车营了,而且听上去也比车军营要好听。这么点小事,李弘当然随口就答应了,但接着李弘就后悔了,其他各营将领随即纷纷跑来要求改名号。 风云铁骑和长⽔营名震天下,当然不用改了,但他们对李弘用先零、湟中和舞叶来命名其他铁骑营,非常有意见。如果将来舞叶营也名震天下,那天下人皆知北疆有个舞叶部落,谁还知道北疆有骁勇善战的⽩鹿部落,还有⽩山乌丸众部啊?湟中羌也有意见,那先零营里有许多士兵都是他们湟中羌人,如果先零营打胜仗了,谁知道湟中羌人是什么啊?好,好,改,改。李弘没办法,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将湟中骑改为越骑营,将先零骑改为武骑营,将舞叶骑改为骠骑营。 骑兵军各营改了名号,步兵军各营当然也要改了,不能厚此薄彼嘛。于是李弘再整步兵两万大军,以能逾⾼超远轻⾜善走者为一营,号为厉锋营,校尉⽟石领之;以能溃破金鼓,绝灭旌旗,冲阵所向披靡者为一营,号为虎贲营,校尉颜良领之;有能折止敌骑之冲突者,聚为一营,号为折冲营,校尉华雄领之。 有了非常威风的名号,各营立即制成大旗,竖在黑豹帅旗之下,气势果然为之一变。 李弘巡视了各营之后,还特意去了一趟兵曹营。他听筱岚说,尹思已经在兵曹营几百工匠的配合下,做出了一台大巨的抛石车,最近几天正在试 ![]() ![]() 李弘仔细听了尹思的介绍,又看了一下试 ![]() 尹思所制抛石车体型庞大,使用的时候需要四十个士兵同时拽动拉杆。如果用两斤重的石头,最远可抛 ![]() “仲志,这叫是你说的炮车?” 尹思连连点头,奋兴地说道:“大人,我如果再做大一点,用一百个士兵拽动拉杆,至少可以 ![]() 李弘笑笑,夸奖了一番,然后说道:“这炮车体型庞大,移动不便,用人过多,除了攻城,好象作用有限,是不是?” 尹思笑道:“我可以给它做上轮子,这样移动就方便了。至于人嘛,我们战车营有上万民夫,使用起来完全不成问题。炮车只要能迅速移动,就可以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发挥大巨作用。” “我觉得弩车的作用更大。” “攻守城池的时候,炮车的威力肯定要比弩车大。”尹思说道“在平原作战,弩车对于骑兵来说,杀伤力自然要大得多,但对于步兵来说,炮车的杀伤力就非常惊人了。大人认为呢?” 李弘笑而不语。这时那炮车出了问题,尹思急忙跑了过去。 田重看看李弘,笑道:“大人是不是不太満意?” “花了许多钱,就做了这么个东西,我的确不満意。”李弘摇头摇,心痛地说道“有这么多钱,我可以添置几十万支长箭了。” 田重笑道:“大人,如果攻城,我们有这大玩意助阵,士兵们的伤亡可能会减少。” “老伯,你考虑到没有,炮车要想 ![]() ![]() ![]() ![]() ![]() “打了这么多年仗,我们哪一次是靠武器的犀利战胜敌人的?士兵们一往无前的斗志才是我们致胜的关键。看看胡人的铁骑,如果我们靠武器就能击败他们,那何来几百年的⼊侵?先辈们修筑长城⼲什么?” 田重想了一下,劝道:“大人,还是让仲志试试吧。虽然武器不是致胜的关键,但没有更好的武器,我们击败敌人不就更难吗?我们的士卒不就阵亡得更多吗?” 李弘一挥手,坚决地说道:“不要再试了。这钱可以买粮食养活流民,不要⽩⽩浪费了。” 李弘回到大营,听到了一个让他欣喜若狂的消息,麴义的兄长来了。 麴忠四十多岁,⾐着朴素,长脸长须,眉宇之间隐含一股儒雅之气,很难看出来他是一个关中巨商。他和李弘寒暄一番之后,立即将站在⾝后的一个年轻人介绍给李弘。此人二十多岁,锦⾐华服,长相俊逸,一双眼睛非常有灵气。 “大人,这就是徐陵徐伯⽟,关中最年轻最大的豪富。这次能在关中大赚一笔,多亏了他的粮食。” 李弘立即想起田重所说的话,于是笑着问道:“听说你的粮食都是从扬州运到关中的,是这样吗?扬州到关中有两千多里路,粮食运到关中,要涨几倍的价,你怎么还能赚到钱?” 徐陵笑道:“大人,我要是不这么说,这粮食如何能翻几倍往上涨?我一边囤积粮食,一边涨价,总要有个理由吧?否则,我今后不就是关中第一 ![]() 李弘恍然,指着他大笑道:“果然是 ![]() “都是关东和南 ![]() ![]() 李弘摇手笑道:“你不用 ![]() ![]() 徐陵躬⾝笑道:“小人的恩公就在当面,待小人拜谢了恩公,大人当随意指派,小人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李弘诧异地看看四周,奇怪地问道:“恩公?我这里还有你的恩公?” 徐陵随即望着李玮、谢明,笑着问道:“两位恩公大人不认识我了?” 李玮和谢明吃惊地对视一眼。李玮指着他,不敢相信地大声说道:“你就是那个徐陵?” “正是小人。”徐陵跪倒在地, ![]() 李玮和谢明又惊又喜,急忙一左一右把他拉了起来。 李弘和帐內众人惊异地看着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怎敢相信你就是关中第一富豪?”谢明笑道“你也变了,我们咋看之下,不认识了。” “伯⽟兄,怎么一转眼,你就成了关中第一富豪?”李玮问道“这也太神奇了。” 徐陵笑笑, ![]() “那匹马值几个钱?你难道就靠那匹马发家的?”谢明不相信地笑道。 “对,我就是靠那匹马发家的。”徐陵笑道“不瞒两位恩公,我离开你们后,第一件事就把那匹马卖了,得了十五万钱。然后我拿这十五万钱买了一⾝⾐服。” “花十五万钱买一⾝⾐服?”李玮瞪大了眼晴“什么⾐服那么值钱?” 徐陵笑而不答,继续说道:“我穿着这⾝⾐服去拜见关中第一富豪杨攸。他过去是我⽗亲的朋友,他的长子早年死于北地叛 ![]() ![]() ![]() 李玮和谢明目瞪口呆。 “原来你运气这么好。”李玮叹服道。 “我上京求学为士,运气极差,不但千金散尽,还差一点把命丢了,但我营商,运气却是…”徐陵摇头摇,叹道“我没有做士子的命啦,天生就是这下 ![]() “你不要这么说,相比起来,你比我们要风光多了。”李玮大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徐陵恭敬地拱手说道:“自从将军大人击败鲜卑人之后,两位恩公大人的大名就如雷贯耳。本来我早就想来当面拜谢,但苦于没有什么机会。这次伯庸兄邀我到并州,我想正好可以趁机到镇北将军大营看看两位恩公。但没想到,伯庸兄不声不响,就把我直接带到了龙山大营。巧了,巧啊。” 李弘闻言,伸手轻拍麴忠的后背, ![]() ![]() 麴忠微微一笑,轻声对李弘说道:“这小子,赚了我们的钱,就休想下我们这条船。” 深夜的大帐內,李弘、麴忠、徐陵、左彦、李玮、宋文、谢明等人团团围坐一起,商讨着各种营商的事。 李弘想在并州实行农工商并重之策,然后以商补农,以求尽早让并州屯田摆脫钱财危机。从目前的形势看,要想让朝廷的大司农掏钱在并州屯田, ![]() ![]() 麴忠推开案几上的文卷,头摇叹道:“将军大人虽然有心为民,但可惜啊,生不逢时。诸位大人所提的开市也好,在边关建市也好,大力发展各类手工制品也好,养战马耕田地也好,没有三到五年时间,你们所说的这些办法都看不到钱。并州由于匈奴人和鲜卑人的不断⼊侵,农工商牧均遭到了大巨的打击,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內恢复,绝对不可能。” 李弘神⾊凝重,看看徐陵“伯⽟兄,你怎么看?” “大人千里迢迢把伯庸兄喊来,不会就是为了问问这些小事吧?”徐陵笑 ![]() ![]() 李弘笑笑,说道:“盐铁。” 麴忠和徐陵的脸⾊顿时一变。 “这可是诛杀九族的大罪。”麴忠骇然说道“从本朝武皇帝开始,三百多年了,盐铁一直都是朝廷专营,私商谁沾谁就是死罪,大人,你这是…” 李弘蓦然变脸,冷森森地望着两人说道:“你们两个敢拍着 ![]() 麴忠摸摸脸,没有做声。徐陵低头望着案几上的竹简,略显不安。 李弘挥挥手,对左彦等人说道:“你们都退下。” 李弘摊开案几上的地图,指着太原郡说道:“这里有盐,有铁,如果全年开采,盐铁之利大约有多少?” 麴忠想了一下,说道:“大约五亿钱。” “官价还是私价?” “官价。” “私价呢?” “五倍。” 李弘愤怒地一拍案几,大声叫道:“那为什么我大汉国国库⼊不敷出?” 麴忠和徐陵看着杀气腾腾的李弘,顿时吓出了一⾝冷汗。 “大人,盐铁之利皆⼊少府,而少府的钱是给皇室使用的。”麴忠镇定了一下心神,解释道“我大汉国有三十四个盐官,四十九个铁官,其所得之利数倍于赋税收⼊,但皇室开支太大了,你到洛 ![]() “如今的少府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当今的王侯权贵、门阀官僚,有几个不到盐铁捞一把?再加上盐铁所在地的官僚富豪们互相勾结,从中贪赃枉法,盘剥 ![]() 李弘怒气冲冲地哼了一声, ![]() 麴忠和徐陵立即心领神会。 “大人,那⻩巾军…” “招抚之后,我会命令盐池和铁矿所在地的⻩巾军立即撤走,这些地方由镇北将军部接管。”李弘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缓缓说道“从现在开始,我要粮食,要屯田用的物资,但我现在没那么多钱。所以,你们先把这些东西赊欠给我,欠你们的钱,就用这些盐铁相抵。” “大人太看得起我们了。”徐陵苦笑道“我和伯庸兄的家财加在一起,也不够大人屯田所需的十分之一…” “是吗?”李弘冷笑道“你没有钱,你可以去借。但如果你不想淌这趟浑⽔,恐怕现在来不及了。” 徐陵狠狠地瞪了一眼麴忠,嘴里嘟囔了两句,估计是在骂他 ![]() ![]() ![]() “几年?”徐陵突然下了决心。反正都已经上了李弘这条船,想跑也跑不掉,还不如把脑袋提在手上,赚一点是一点。 “只要我在并州,这并州的盐铁就有你们的份。” “就我和伯庸兄,其他的人不准再介⼊。” 李弘点点头。 “官价,五五分利。” “你抢钱啦。”李弘瞪着他说道“不行,这几年我要钱用。私价,三七分利。” 徐陵睁大一双眼睛,⾼声叫道:“大人你抢劫啊?我就是死了,本钱也捞不回来。” 李弘的手握到了刀把上,眼睛里的杀气顿时 ![]() 徐陵大惊,脖子不由自主地缩了起来。 麴忠想了一下,小心翼翼地低声说道:“大人,这的确不行啦,你把我们掏光了,屯田的事就难以为继了。” 徐陵看到李弘丝毫没有改口的意思,头都大了。他沮丧地低下头,哀叹自己的好运总算到头了。突然,他的眼睛看到了案几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徐陵霎时灵光一闪,奋兴地叫了起来:“有了,有了。” “大人你看,这地方叫安邑,是河东郡的治所所在。” 李弘怒极而笑,说道:“河东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大人,⻩河以北盐铁最多的地方是河东郡,而不是并州,你知道吗?”徐陵急切地解释道“⻩河以北的盐池,首推河东郡的字邑,其次是解县。安邑之盐甲天下,它以产量⾼、质地佳著称,主要供应京畿地区。本朝设置盐官的时候,河东郡的安邑就在第一位。” “河东郡的安邑盐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经过历开代采,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长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的大巨盐池,其规模之大,质量之佳,乃本朝第一。解县、安邑两县共有五个盐池,其产量最⾼的时候曾达到一年万斛,其盐利之大,相当于冀、并两州的赋税,大人大概没有想到吧?” “另外,河东的安邑、⽪氏、平 ![]() “你到底想说什么?”李弘皱着眉头问道。 徐陵嘿嘿一笑,反问道:“大人,我好像听说镇北将军部督一州两郡的兵事,是吗?” 李弘有点明⽩了。 “大人什么时候出兵河东郡啊?”徐陵笑嘻嘻地说道“大人,你要知道,流民还会源源不断地涌⼊并州,仅靠太原和上 ![]() 李弘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徐陵好整以暇地笑道:“大人,河东的盐铁,我和伯庸兄只要分一杯羹就行了,但这一杯羹一定要多一点,好让我们早点赚回本钱。” 第二天,麴忠和徐陵两人就粮食和屯田所需物资的数量、价格等问题,和李弘、左彦等人详细拟订了一份文书,然后两人匆匆告辞,回长安城具体 ![]() 五天后,张燕派人送来答复,继续谈。李弘大喜,心中的忧虑顿时一扫而光。 他⾼兴地走出大帐,观看今⽇的拒马阵演练。 二十个统军将领组成两队小拒马阵 ![]() ![]() ![]() 李弘用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告诉自己的部下,不团结,闹矛盾,失败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而且还牵连到整个军队。 张燕和部下们再次来到了大龙山大营,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招抚。如今,面对越来越多的流民浪 ![]() 双方的商谈进行的非常顺利,⻩巾军所提的一些小要求,在李弘的⼲涉下,迅速得到了解决。 三天后,双方谈妥,剩下的就是盖印画押了。李弘希望张燕能够用那枚平难中郞将的印,但张燕拒绝了,他拿起自己那枚⻩巾军大帅的印章,重重地盖在了绢布上。 “我还是⻩巾军的大帅。” 张燕回到晋 ![]() 李弘一面将招抚协定上奏天子,一面组建镇北将军府,同时命令左彦和李玮赶到晋 ![]() 李弘命令赵云和庞德带着黑豹义从沿着驰道迅速南下,把正在赶路的老大人赵岐立即接到晋 ![]() 李弘命令田重从关中购置的第一批粮食送到了晋 ![]() 这时,郑信从上 ![]() |
上一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猛子最新小说大汉帝国风云录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大汉帝国风云录是猛子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