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在农村,一进 历8月,就开始 火绳了。现在,可能是没有 火绳的了。
我看见 火绳还是在60年代,那时我刚刚记事。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8月葱,9月空”农村做饭都烧柴禾,割柴禾是有时间的,一般是在 历8月份,过了8月份割下的柴禾就不抗烧,颜⾊也不好了。如果是8月里割的柴禾,经⽩天秋天的太 一晒,晚上露⽔一点后,就垛垛,到冬天烧的时候可是享受了。把柴禾从山一样的柴禾垛上抱进屋里,坐到灶膛前,就着灶膛里发出通亮的火光一看,那柴禾还是绿⾊,绿得那么可人。那时,一进冬天,就没有绿⾊了,天寒地冻,一片⽩⾊。看见灶膛前的绿⾊,真有些 不释手,舍不得塞进灶膛里烧了。特别是⻩蒿子,一烧起来“啪、啪”的响,还散发出一股 人的清香,非常好闻;要是烧⽔蒿子就更好闻了,简直能把人醉倒。所以一到冬天, 做饭的时候,我就在灶膛前给烧火,闻那蒿子发出来的清香。每到这个时就回想起可山跑,灌⾖鼠子、找雀窝、采狗尾巴酸、刨大脑瓜的事。有时 还时不时地夸我两句:“二孙子,懂事了,能帮 烧火了”要是 心情不好,再加上看见我光顾回忆往事,灶膛里的火“噼噼、啪啪”要烧着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可就惨了。 一脚把我从灶膛前拔拉开:“竟害事,上一边去”
进了 历8月,爷爷也就开始割⽔蒿子 火绳了。爷爷做这项工作非常细心,割 火绳的⽔蒿子要求得非常严格,又 又⾼的⽔蒿子不用,专去离家2里地的南甸子,挑那些没劲地上长的那种细细的,颜⾊发⻩的⽔蒿子。一割就是一大背,背到家里后,⽩天细心的把⽔蒿子摞上,用其他草盖上,困2天。到晚上太 一落山的时候,就把⽔蒿子摊开,搭上2天露⽔后,就开始 火绳了。爷爷 得很细心,先是用 槌把⽔蒿子杆砸裂开,不要太碎,一 ⽔蒿子杆砸裂成3-4股就可以了。爷爷火绳 得最好, 出来的火绳比大姆指略 些, 得非常均匀,连一 ⽔蒿子头都没有,简直就像一件艺术品。不像别人 的火绳,⽔蒿子头都扎手, 细不均,就像 了 蛋的蛇,一段 一段细的。一 就是1周多时间, 出来的火绳盘上一盘,1盘⾜有5-6丈长。 好的火绳放到仓房里 ⼲,要不太 一晒就掉⾊了,也不愿着了。 火绳有2种原料,一种是⽔蒿子,一种是苞米胡子; 火绳有2种方法,一是 绳式,一是编辫式,编辫式就像农村姑娘编的发辫。 好的火绳放到舱房里 ⼲4-5就可以点了。那时农村穷,火柴供销社凭票供应。1盒火柴2分钱,都得掂量着花。平时用火,如 烟等就得靠火绳。晚上点火绳还有驱蚊效果。太 一落山,饭就吃完了。 收拾完饭桌子,喂完了 鸭鹅狗猪这些活物,从仓房里拿出1盘火绳点着了,又拿过1尺多长的烟袋,装好了烟,对着火绳悠闲的“吧嗒、吧嗒”的 起烟来,一 就是半宿。有时我一觉醒来,那 火绳还着着,像萤火虫一样,若明若暗,还不时发出“啪、啪”的响声。随着每一声响声,那⽔蒿子的特有的清香就汩汩而来,沁人心脾,満屋的空气也跟清新起来。火绳着了一段时间, 就把火绳盘放开些。当 觉睡的时候,先把火绳放到够1宿着的长度,就都放到地上了。
大概是当我们都睡着的时候,火绳还在若明若暗的着着,可能还在发出轻微的“啪、啪”的响声,就像抚 婴儿那样,轻轻的、淡淡抚 着进⼊了梦乡…
wwW.gaOshoUx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