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小说网提供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
![]() |
|
高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作者:黄仁宇 | 书号:42270 时间:2017/9/29 字数:21615 |
上一章 兰荷 章三第 下一章 ( → ) | |
我住的地方,隔赫德逊河不到10英里。大家都知道这条河流因17世纪探险家亨利·赫德逊(HenryHudson)而得名,可是很少人知道当⽇赫德逊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聘,来纽约探险,其目的不是在北美洲拓土,而是希望找到一条“西北路线”进⼊远东与国中通商。原来17世纪初年,欧洲人的地理知识简陋,也不知道加拿大和太平洋的宽度与纵深,満以为循着西北路线不断前进,不久即可以到达国中。而当⽇国中也是众所传闻世界上最富庶的家国之一。17世纪初年,荷兰正为了立独而发动立独战争。此时南方的海洋又为很多家国竞争的区域,若反其道而行,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荷兰已经发现不少富国強兵的秘诀,如果此道一通,定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用不着说,这个梦想没有成为事实。荷兰虽在赫德逊河畔开拓了一些土地,著名的荷兰人如罗斯福一家也在此落地生 ![]() 荷兰在西半球的发展,没有得到实际的效果。但是荷兰人绕洲非海岸进航远东,却收获甚丰,也曾一度占据湾台。了解国中并不如传闻中富庶,以后西欧家国宰割国中,荷人参与不深。荷兰在南洋开拓的殖民地,则为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也是世界上资源盈溢的地方。17世纪初年,荷兰人口不过150万,竟将这一个广大的地区占据了好几百年。这殖民大帝国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被重整,固然是新时代民族自决 ![]() ![]() 以上一段文字,概括了好几个世纪的事迹,提及了不少家国,也把本书编者、作者和读者所在的地区,牵扯在一起。骤看起来,好像这故事缺乏结构,內中各事的发生,全凭机遇,其过程既无从逆睹,当事人也只好各听命运之安排。可是我们把这些事迹重新综合起来,再度考虑,则可以看出因为 ![]() 本书以上两章,已断断续续的提及资本主义的精神。荷兰人向外发展,即不能与这种精神分离。“唯利是图”的野心促使荷兰人敢作敢为。一方面也倚靠这精神,荷兰才胆敢以蕞尔小国,前后与西班牙、英国、法国和瑞典 ![]() ![]() ![]() ![]()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就无法划出一定的界限,将资本主义说成一种孤立的和 ![]() 站在20世纪的末期,我们承认资本主义是推进现代社会的一种工具,在这种发展之中,荷兰曾提供实质上的贡献。除非先站在技术的立场,将荷兰立独的沿⾰和背景作较详尽的叙述,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因素可以在长期历史之发展中算作资本主义之特质,而哪些因素只能算作个别和偶然的背景。 我们今⽇泛称的荷兰,正式的国名应为尼德兰王国(KoninkrijkderNederlanden),她在16世纪立独时,则为尼德兰联邦(UnitedProvinces),或称荷兰共和国(DutchRepublic),荷兰(Holland)不过是7个省(今则11省)当中之一。 这个家国与比利时、卢森堡在中世纪统称“低地家国”(LowCountries)。其全部地区里虽有民族语言之不同,在荷兰立独之前却未曾在历史上以如上三个单位的政治体系出现。荷民过去也缺乏组织自主家国的经验。或因欧洲中世纪封建影响浓厚,各处地域成为公爵、伯爵世袭的产业及公主、郡主的嫁妆。其有效的府政,总在最下端。即在1500年前后,西欧之民族家国(nationalstates)只有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算是 ![]() ![]() ![]() ![]() ![]() ![]() 另外还有一个妨碍低地家国实行央中集权的因素,则是其中市镇林立。 ![]() ![]() 地产的贬值,也是市民力量抬头、封建力量江河⽇下的一种象征及推动的力量。城镇之內虽然市民自治,其地产仍为封建领主所有,当初按裂土分茅(subinfeudation)的方式,由下层掌管不得买卖(如果可以自由买卖,则整个封建制度无法维持)。可是市民在地产上筑有房舍,他们向封建领主所付地租不能因时价而调整。所有房屋, ![]() 低地家国经济的发展,也拜地利之赐。阿姆斯特丹已北通波罗的海(其中通过丹麦与瑞典间之海峡路线为荷兰人首先创用),这整个地区之內又有三条主要河流来自德、法之腹地,经此而⼊北海。內中斯克尔特河(Scheldt)与英国之泰晤士河隔英伦海峡正对,总管这河流⼊海之安特卫普(Antwerp)与布鲁⽇(Bruges)(今⽇同属比利时)同时成为中世纪以来欧洲之重要港口。低地家国內之法兰德斯(Flanders,今⽇大部分属比利时,各有一部分属于法国及荷兰),13世纪以来已成为⽑织品生产中心,其中无数市镇随着这种手工业之发展而繁荣。本地羊⽑供应不及,则向英国输⼊,织成的⽑布输出远近各地,南至地中海。同时传统的鱼盐之利也没有被忽视。14世纪以来,随时脑制鲱鱼的方法有了改进,能使北海的⽔产维持较长的时间,推销到远地。鱼船和鱼网的设计也全面⾰新,引起采捕运销之集中。低地家国北部今⽇称为荷兰地区的整个经济结构为之改观。 此时整个低地家国分成10个內外的政治单位,布拉班特(Brabant)、格德司(Guelders)为公国(dukedoms);荷兰与法兰德斯则为郡(counties);尤特列克特(Utrecht)为主教区(bishopric)。因为社会经济的变化,各诸侯亲王提升一些贵族,使他们主持內部的经理,由此打破了封建的平衡,使贵族间发生纠葛,而使低地家国內部的政治复杂化。各诸侯最大的困难是⼊不敷出,所以又只好向各市镇让步,以便扩展财源。即如尤特列克特的主教,一方面在尤城加紧管制,一方面又在四郊支持新兴的市镇。此时各城镇所获得的特权,可以阿姆斯特丹 1400年的新特许状作代表。这特许状承认市政理事会的理事可以各以选举选出他们的继任,如此当然增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本书 ![]() ![]() 低地家国的经济发展当然引起四周王国觊觎。英、法、德(德国这时没有统一,但神圣罗马帝国实质上代表德奥,成为一个较为松疏的组织,而且低地地区很多省名义上尚是帝国一部分)都曾有 ![]() 15世纪初年,低地家国之10余省,除了东北角之外,全部为 ![]() ![]() ![]() ![]() 姻来维持彼此关系,而布拉班特的女公爵也是玛伽莉达的姑⺟,女公爵无后,故将所属地传于侄女,因之此地区也落⼊ ![]() ![]() ![]() 所以菲力普之长子绰号为“约翰无畏”(JohntheFear-less)及孙子并号为“菲力普好人”(PhiliptheGood)继承大统时, ![]() ![]() 菲力普好人之子“查理冒失”(CharlestheBold)于1466年嗣位。他们祖孙三代统治低地家国约50年,极力支持这地区经济的发展。14及15世纪,德国北部的自由城市联结而成汉撒同盟(HanseaticLeague),有垄断波罗的海至英伦海峡商业的趋势,并且以武力作商业的后盾。 ![]() ![]() ![]() ![]() 丁文或法文,而且法律是以罗马法为 ![]() 要是这种僵局继续下去,以后的发展将无法逆料,但是翌年(1477)查理冒失战死,继承者为20岁的女公爵玛丽。 ![]() ![]() ![]() 当时低地家国正遭逢內部叛 ![]() ![]() 玛丽之婚姻使低地家国刚脫离 ![]() ![]() ![]() ![]() ![]() ![]() 低地家国包括今⽇之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原来希望在一个国王之下,有一点全安保障,其立国之政策则为局外中立、地方分权,以便各城镇各自发展本⾝的经济利益。而此时(16世纪)眼看局势之发展与他们的愿望愈来愈远。 16世纪也是宗教改⾰的时期。 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1⽇公布他的“九十五条论题”原来不过是由他自己良心的驱使,从神学的角度对当⽇宗教的设施发表一些意见。(他将95条论题钉在威腾堡[Wittemberg]教堂门上,符合当时行事的办法。因为他虽⾝为僧侣,仍在威腾堡大学拥有教授的职位,教堂大门则是神学系的公告牌。)此一行动在历史上掀动的大波澜,为其本人始料未及。欧洲社会经济条件本来已和中世纪所定制度相去甚远,宗教改⾰的呼声在这时候被提出,只有使其他各种需要改⾰的运动更能借题发挥,其范围也更扩大、趋向也更显明。事后看来,这也是必然之事。 新教的宗旨在信教自由“凡信徒即可以做长老”(priest-hoodofbelievers)风气的倡导之下,西欧和北欧产生了很多宗派。其中路德派尚是其中较保守者,马丁·路德主张⾰除罗马教廷若⼲陋习,可是他对社会秩序仍保持传统的看法。因此路德派容易在德国被接收。很多诸侯亲王在支持路德后,就脫离罗马和维也纳的束缚,而他们在自己领域里的威权并未受减损。(德国这时为约300个单位组成,诸侯亲王和各主教的属区各百余,自由城市也约百余。)新教的“左翼”则可以再洗礼派(Anabaptists)为代表。此派无意在神学上和哲学上钻研。他们只希望将圣经上所叙述的基督教原始 ![]() ![]() ![]() ![]() ![]() 加尔文,法国人,他的神学立场以“命定论”(predestina-tion)为核心。简单的来说则是人不论贤愚不肖,将来或⼊天堂,或⼊地狱,早为神所预定。然则如此,命定论仍有各种问题,如:这种命定是一种绝对的、或相对的因素?难道人之为恶真是神之主谋,而不仅是他自己违背神的意旨?如果真有命定,则一个人要在是非可否之间下决心,又如何能确定他之选择即是神的安排?诸如此类问题,固可以逻辑答复,也可视作人类经验以外,非逻辑所能解释的一种神秘现象,本书以下各节还有机会叙及。其不坠⼊一个机械式的解说之中,反可以被多方接受,也使新时代⾼层社会的领袖及思想家对之 ![]() 16世纪低地家国的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织工业以外放分工办法(详第一、二章)进出于今⽇比利时南部和法国北部各小市镇和村庄,由于脫离了城市同业公会的束缚,范围⽇益广大,也更具有资本主义的 ![]() 低地家国之內,本已产生各种利害冲突,如经外放分工办法织成的⽑布的价格低于城镇里同业公会所公订。有些地方寺院林立,僧侣持有某些商业税收的特权,又不免与信民冲突。乡间的士绅在城市势力发展后,否定僧侣有对他们 ![]() 低地家国南北不同,也引起猜忌。北方荷语通行地区,不承认哈布斯堡属于⽇耳曼系统,此王朝与 ![]() 所以16世纪中期,低地家国享受短时间的和平和统一,各自享有境內五花八门的各种既得权益(vestedinterests)。查理五世本来可以实际领有这块领域,但因又分⾝做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忙于在德国应付马丁·路德,又要主持抵抗土耳其人及在意大利半岛的战事。他忙碌了半生,总希望创造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帝国,削平各种异端 ![]() ![]() 荷兰之立独,肇始于1566年的请愿活动,其实哈布斯堡王室惩办异教徒,历来已久。1550年查理五世曾颁发严峻的命令。內称:凡印刷、抄写和传播路德、加尔文、兹文利(Zwingli)等离经叛道文件的人,一律处死。未经批准私阅圣经或在公开及人私场合下讲解圣经的也处死。如果触犯这罪条的表示忏悔,则男子斩首,女子活埋,不忏悔的即绑在木桩上烧死。在查理五世退位之前,低地家国內因新教异端被处死者,数目已多,有人曾说以万计,最低限度也以千计。 各教派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命运,如再洗礼派在哈布斯堡王朝时曾受害迫,在立独战争时却很少被提起,而战事几乎完全由加尔文派来导领。加尔文派原由法国北部渗⼊低地家国,盛行于法兰德斯,而今⽇比利时南部经过80年战争,这些地区则仍为天主教盛行地区,又仍属西班牙统治(而成为⽇后之比利时)。加尔文派盛行北方,成为昔⽇之荷兰共和国(今⽇之尼德兰国)国全通行的信仰。可见得宗教触及人类之生活与思想,两者间之关系非常微妙。所以信民在膜拜时固然可以无限虔诚,也可以混⼊不少俗念,多时尚非当事人所可洞悉。莫特里(JohnLothropMotley)研究荷兰立独运动及立独战争多年,他曾写出:“关于对上天问题之解释,很多人可能因威迫利 ![]() ![]() ![]() 现在历史家已经公认查理五世生长于低地家国,深悉民情,他虽惩办异教徒,仍不愿惊动这区域內其他的复杂因素。其子菲力普二世,则被认是西班牙人。他排斥异端,借着宗教问题整饬低地家国內部管理权之情事。他一方面计划在全境创设新主教区(bishoprics),一方面又维持常备军。以宗教驯服信民,带着一种政教合一的趋势,而以武力作后盾,其军费亦取给于当地民人,间接又多了一个增税之威胁。1566年初的请愿没有得到満意的答复,各地威示运动蜂起。有些城市将各天主教堂里的圣像等标帜捣毁,同时也有不少下层民众,对几次大洪⽔没有适当的救济而使食物价格⾼涨,表示愤慨。对征收什一税的教堂及蛮横的法庭不満。低地家国的⾼层社会,则看穿菲力普的种种做法是在克制他们历史上的特权。 菲力普此时人在西班牙,于1567年派阿尔瓦(DukeofAlva)带领10000精兵越过阿尔卑斯山而来,这些队伍穿着精良的甲胄,携带前所未有的滑膛 ![]() ![]() ![]() ![]() ![]() 低地家国的武装抵抗开始于1569年左右,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ThirtyYearsWar)(是役欧洲多数家国都被卷⼊)和会时,各国(包括西班牙)承认荷兰共和国之立独。其中尤特列克特联盟订于1579年,已于上述。荷兰共和国宣布立独,则在1581年,其实1609年共和国与西班牙曾签订12年的休战公约,这时荷兰已在事实上被承认,但是历史家综合前后,统称荷兰的立独运动历时80年之久。此中发展之详情非本书所能或应缕述,以下只对与我们之题材有切要的地方扼要提及: 导领 立独战争的奥伦治皇子(PrinceofOrange此人又名“威廉寡言”[WilliamtheSilent])承袭了法国南部奥伦治和德国西部纳绍(Nassau)的采邑,又在荷兰、齐兰、布拉班特和格德司拥有庄园,是低地家国首富之一,也是⾼级贵族,向来与哈布斯堡王室接近,但到举兵造反前夕,仍未显露意图,所以有此名号。他原来为天主教徒,后改为路德派,又于战事期间成为加尔文派信徒。作战16年,后于1584年被西班牙主使刺死。荷兰立独之后,他的子孙继嗣。但是他们只用总督(stadtholder)名号,其职务虽世袭,仍称通过各省之选举,其中虽有间断,但如此直至拿破仑时为止。也可以说是替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摸narchy)打开了一条出路。(拿破仑败后奥伦治家的继承人则复辟为王,也是现今荷兰的王室。) 战争期间,控制城镇成为两方的主要战略,所以攻城战极为重要,1578年帕玛公爵(DukeofParma,AlexanderFarnese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之侄)取得军权后,改变战略,重点在截断斯克尔特河下游的 ![]() ![]() ![]() 菲力普以战养战的计划完全失败,营业税值百 ![]() ![]() 威廉寡言又以“海上乞丐”(SeaBeggars)为机动队部。原来1566年低级贵族请愿时,一位权臣曾轻蔑的称他们为“叫化子”(gueux),造反的人偏以此名号自荣,曾编制叫化子歌谣传颂,设计叫化子的图样自相标榜。所以经威廉发给特许状(let-tersofmarque)的武装民船有 ![]() ![]() 从以上各种发展综合看来,新时代的趋向符合克拉克所说的“战争是一种国营事业”(Warbecameabusinessofthestate)。荷兰立国之后,没有更好的逻辑去支持她的存在,只好纵容此种趋向继续发展,而在其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资本主义的 ![]() 荷兰共和国之立国可以说是发挥了自由的精神,但仍不能算作主民。而所谓的自由,也只是容许了社会上能说话的人物继续保全他们的权益,并不鼓励所有人各抒所见。在1600年前后,7个省的省议会约有代表2000人,称为“摄政阶级”(regentclass),是一切威权与财富之精萃,因之每一个城镇里的政治可能为极少的特殊阶级垄断,有些家族彼此照顾,他们的地方势力也等于世袭。 立独之初,国全的加尔文派只占1/10人口,至1619年后,已有未皈依此派的新教信徒不能在市府政里任职之规定。只是这种限制并未強制执行,随着时间之进展,其要求反更松懈。为此,有所谓控诉派(Re摸nstrants)及反控诉派(Contra-re摸nstrants)的争执。这两派同称为加尔文信徒,也同时有神学威权的支持。他们的争执在于对命定论的解释。前者要求对命定论不作过于严格的定法。有人批评他们 ![]() 他站在控诉派的一边,和他们的发言人接近,又把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甚至宪法问题混在一起。控诉派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把命定论解释得比较自由化,但因他们要求荷兰省府政的保护,又重启权政阐释教义之门,使府政有决定教义的权力。 于是反控诉派(由大多数牧师组成,也算是加尔文的正规派),站在慕黎斯王子(MauriceofNassau)之后,举他为导领。慕黎斯王子乃威廉寡言之子,此时为7个省中5个省之总督(另外二省则推他的从兄弟为总督)。他对宗教问题并无趣兴,他本人的政策,则和奥登巴內佛格格不⼊。因为他兼联邦陆海军总司令,当然不乐意各省在他麾下之外自组军队。这时荷兰一省占国全之大半,可能多至2/3,又是首富,如果再提倡更強化的地方分权,也等于以一省的力量凌驾于国全之上了。总之,他认为新共和国如果不继续向西班牙抗战,就不能维持內部之统一,因此更不赞成奥登巴內佛所谈判的12年停战。除此之外,他对奥伦治一家朝代之利益也相当有趣兴。 在此冲突之中,奥登巴內佛与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及莱登(Leiden)大学的智囊团接近。慕黎斯则代表当时各省的贵族,也有下级的支持,他本人则为有力量的军事领袖。他对付奥登巴內佛的办法半系合法的部署,半系政变。首先解散各省组织的军队,又将奥登巴內佛及其亲信拘捕,更将控诉派之人士逐出各省议会之外,然后组织特别法庭以叛国罪名义于1619年将政敌奥登巴內佛处死刑。一方面国全改⾰教堂集会,六个月后,于1619年闭幕,正式宣布控诉派为异端,自此确定了狭义加尔文派之立场。 局势急转直下,以奥伦治家为核心,组织皇室,央中集权,注重军事力量,为必然趋势,况且后面又有一个带保守 ![]() ![]() 荷兰改⾰教会(DutchReformedChurch)也没有成为一个排斥异己的团体,正规派虽被承认是正宗,可是控诉派的异端不过对命定论有不同的解释,也 ![]() ![]() ![]() 在这些条件之下,国全的组织集地方分权之大成,原则上承袭了封建时代的体制,不过时代的进步, ![]() ![]() 17世纪的旅游者一进⼊荷兰,就发觉这个家国不仅上端是7个各自保有立独主权的小家国拼合而成,而且下面每一个小单位之內仍有不少市镇保留着若⼲立独自主的 ![]() ![]() ![]() ![]() 在组织方面讲,荷兰共和国纵横分割,成为无数小单位。横向分割的界限为宗教及社会阶级,纵的方面则是各省镇地区。如此的体制,可以说是和传统国中的衙门政治完全相反。传统国中注重外表上的整齐划一,下层机构 ![]() ![]() 当⽇四周邻国仍保持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制,既有工业的制造,也以本地的资源为主,而荷兰独特地采取了商业体制。于是阿姆斯特丹不仅是船舶进出的中心,也是际国 行银业与险保业的中心。阿姆斯特丹的行银创始于1609年,亦即与西班牙停战的初年。它不发行货币,而以存款为主要业务。当⽇各地不同的货币良莠不齐,商人无法找到大量又合标准的货币汇票,为际国贸易中的一大缺陷,阿姆斯特丹行银接受各种成⾊不同的货币存款后,给存款人以它自⾝所定的一种等于荷币的信用货币,登记于账簿之上,存款人即以此信用与人 ![]() ![]() 之后,这行银又展开接受金银条块存款的业务。行银给予存款人之信用货币的数目,低于存⼊金银之市价的5%,存款人在所得信用货币之外,行银也另给存⼊金银之收据,在6个月之內存款人或其利益转让人,若能将行银所给予之信用货币数目还清,并付少许手续费,仍可凭收据取回其存⼊之金银,所以行银之信用货币及储存金银之收据,同时可以在市场买卖,只是赎取金银时两者都不可缺。而用荷币购买信用货币之贴⽔(agio)通常也是5%,因之赎回金银无利可图,反要付手续费,故在一般情形下,收据无转让价值,通常令其逾期作废,存⼊之金银归行银所有,其发行的信用货币,等于支票存户之存款。如此积年累月的经营,行银的资本愈积愈多。同时贵金属被行银收买,不复为使市价大幅波动的工具,它们所代表的信用,也经常被使用着,不像传统国中,财主以金银窖蔵,或者制成首饰器皿,消极地和闭门自守地保存其购买力。 以上的情形,显示着欧洲初期信用货币开创前后的情形,也呈现着当⽇所谓“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以确实掌握金银为保持家国财富之 ![]() 阿姆斯特丹的 ![]() ![]() ![]() ![]() ![]() ![]() ![]() ![]() ![]() ![]() 买空卖空的投机事业为人以道德的名义垢病。可是行之几百年之后,在今⽇有条理之市场中,被认为有其社会功能与效用。出卖尚未捕获之鲱鱼及发售尚未开采之矿产,也可以说是让资本家投资于待展开之事业,也向推销商保证货物来源及可以预为筹备之价格。买方也通知了卖方,即使生产过剩预定出卖之商品已有被指定的市场和被保证的价格。大凡投机商将各种风险事业及 ![]() ![]() 布罗代尔曾说,资本主义端在它与家国互为一体,它“本⾝”即成了家国(第一章)。荷兰共和国透过司法和立法,使各种冒险与博赌的行动合理化,当初必迁就于资本家,否则不可能突破传统道德观念之约束。事实上共和国初成立时,传统的道德观念并未消失。改⾰教会仍有不许放⾼利贷者参加圣餐的情事,各大学也不发给他们学位,尤特列克特大学神学系更以传单制止之。后来由荷兰省及菲斯兰省(Friesland)出面申明教堂不能⼲预行银之事,这些阻拦才告平息。能如此急转直下,实因荷兰地方小,历史情形特殊;阿姆斯特丹占着商业战略重要的位置,而加尔文派也始终没有一个机会坚持其立场,才使地方分权政教分离的精神排除众议。发挥得尽致。因此我们考虑到资本主义之形成,不能忽略这许多因素错综的关系,也更能体会到地理因素在历史上的重要。 经济史学家熊彼德说及荷兰共和国成立之前一般利息之⾼,是基于三个条件:一是朝代家国向商人強迫借贷而通常有借无还,二是货币市场缺乏组织,三是通货膨 ![]() ![]() ![]() 荷兰共和国此时还有一种较西欧其他家国占优势的条件,为造船业之突出。其标准之商船称“弗罗伊德”(fluyd),它的特点不在设计之复杂,而是简单。通常船长125英尺,载重300吨,因此与战舰及大型商船分为两途。“弗罗伊德”船长为其宽之5倍至6倍,船头直截下⽔,船尾为圆形,没有一般战舰及大型商船之重楼叠阁,脫离了中世纪以来的设计,开始表现近代船只之直线型。由于桅杆之间距离大,又节省船员舱房,因此载货多,可节省脚⽔30%至50%。其他各国商船不仅难望其项背,即制造技术亦不及荷兰之价廉工精。“弗罗伊德”只用于西欧地区,其他远洋航船另有其设计。 16世纪末,荷兰船开始航行于远洋,1590年后航行于西印度群岛,1595年进⼊远东,也在这同时进⼊地中海,1601年各国船只进⼊伦敦的共714艘,英船为207艘,荷船则有360艘。此时据估计,荷兰共和国共有各式商船2000艘,总吨数在50万吨以上。其国民经常有20000人捕鱼,20000人参与西葡贸易。这在一个人口只100多万的家国是一个很大的比例。 17世纪初期,荷兰共和国实际掌握着瑞典的经济,又因三十年战争,汉撒同盟的力量衰微,英国则因內争而引发內战,荷兰经营之航海业及际国贸易一时世无其匹。远东运来的治⾁香料,仍为大宗。此外瑞典之铜、铁、柏油及沥青,波兰及俄国之⿇及亚⿇绳索(均用于造船),挪威之木材,波罗的海各处所产之⾕物,全部西南运。西班牙与葡萄牙经常 ![]() ![]() ![]() ![]() 中外学者有时提及,国中北宋期间、明清之际,有商业资本活跃的情形,并提出一个国全市场的形貌。乍看起来,好像与欧洲的际国市场不相上下。但是仔细比较以后,则可以指出国中从未产生一个如此各地区各就所长,分工合作到如此程度的局面。同时荷兰人已经在西欧和北欧有了相当的制海权,国中历史里更无此事例。至于阿姆斯特丹,10万人口中特权阶级执家国经济各前进部门之牛耳,又通过共和国之特殊体制,左右其內政与外 ![]() ![]() 过去有很多学者強调荷兰商人是靠剥削掠夺殖民地来累积资本。20世纪后一般的看法则重视历史上的小商人刻苦成家,如莫特里所说的“渔人和河上的筏夫成为海上的冒险家和商业的皇子”以及“穷困的法兰德斯织工变成雄厚的制造家”这种情形诚然有之,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绅商,并非在17世纪初期突然发富。即如我们列举以上行银、股票市场、造船和际国贸易的展开,也隐约可以推断其后面必有一段艰难创造的背景。但这也不是说剥削掠夺并未发生,这一点即荷兰本国的历史家也不隐讳。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资本650万荷币(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只有资本30000镑)。这公司由不同之“厅”(chambers)组成,阿姆斯特丹厅即承担公司一半的债务。在10年之內,公司只发放一次红利,然其数额为股本之162%。世纪中期,这公司在东印度积存储币金即达2000万荷币,为当初投资之三倍。原来东印度公司经过国全议会立案的时候,荷兰尚在战时,这公司被赋予在它武力能克服的地区执行家国最⾼权力的任命,所以公司的海外执行人等于大帝国殖民地的开拓者,早有立法的 ![]() 荷兰人独霸远东治⾁香料专利权的经过,早经以前的作家一再详细叙述。过去葡萄牙人首先进⼊东方,只控制着印度至红海间的⽔道,使印度洋运来的香料都落⼊他们手中(详第二章)。荷兰人的办法是摈弃所有中间人,直接进⼊产地,故舍亚洲陆大而进⼊印尼。在当地的政策,也非常的简单,凡出产香料的主要岛屿,即以武力占领,不能占领或其他出产较少的地方则将其作物破坏,甚至将其岛上人口杀戮迁移。荷兰人能较葡萄牙人及英、法人占优势者,端在其资本组织雄厚,如每三四年即装备能战斗之商船50艘进⼊此地区,所以有⾜够的力量将对方封锁困住,或使用武力,在某些场合,不待 ![]() ![]() ![]() 西印度公司组织于1621年,当时与西班牙的停战协定已失效。西印度公司也以拦截西、葡越洋的商业,夺取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如巴西)和贩卖人口为要事。宋巴特曾指出,此公司在1623到1636年间制造船只800余艘,可是同时期却截得敌船540艘,其船货价格已两倍于造船时投⼊的资本。1628年一次截获 西班牙船只上的⽩银总值荷币800万元。种种的发展使我们只好相信克拉克所说:“资本主义不仅是一种商业的事体,一半是服征占领,也可以说一半是对缺乏抵抗能力的土著所加的一种抢劫。”阿姆斯特丹险保公司本⾝拥有战舰60艘巡游各地,也只有在这情形下获得确切的解释。 荷兰立独战争期间,很多企业家与技术人员和工匠北移,其影响以纺织业和金属与机件的制作最为显著。一般来说,提及荷兰共和国的书籍大多会提及莱登的⽑织品。其生产额在1584至1619的35年之內增加了四倍。还有一件脍炙人口的事,则是阿姆斯特丹的资本家基尔(LouisdeGeer)原来有低地家国南部的背景,17世纪上半期又在瑞典置有地产,从此掌瑞典矿产之牛耳。又在荷兰替瑞典承造整队的战舰,全部装配妥当才开往瑞典 ![]() ![]() ![]() 在资本主义展开为一种组织与一种运动之际,荷兰的农业始终只居被动。还好荷兰共和国的农业、畜牧发展较⾕物生产 重要。人口增加商业 ![]() ![]() ![]() ![]() 荷兰共和国不设职业察警,由陆军和城市里的自卫队协助维持秩序。城市里的陪审员(jurors)由市政会推举,乡村间各地区的行政官和司法官由省议会派遣。所以摄政阶级将他们在城市里的权力延伸至乡村;府政里的司法立法和行权政也由同一阶级包办。低地家国过去的经验是刑法处分严厉,民法对人私财产的处置详尽周密。荷兰共和国立独之后,甚至各省的法庭也无权复审各市镇裁定的刑事案件,但有权接受民事上诉。此中更可以看出资本家和人私财产权的力量巩固。 17世纪的通货膨 ![]() ![]() ![]() ![]() 在以上各种情形之下,荷兰共和国成为西欧资本主义家国之先进。她在际国间的地位,以历⽇上(chronological)的17世纪为最⾼,亦即1600年到1700年间。此后她的导领地位为英国取代。以今⽇之眼光,我们可以很容易指出这家国所开创的财富无从流通到下层社会里去,因此无法使生产与消费同时作超时代的扩大。此外,还有诸种问题,如科技之待展开、教育之待普及、 ![]() 荷兰之成就,端在重新组织民族家国之关头,摆脫了朝代政治及宗教的束缚,又 ![]() ![]() ![]() |
上一章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下一章 (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黄仁宇最新小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是黄仁宇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