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小说网提供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
![]() |
|
高手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作者:曹昇 | 书号:44460 时间:2017/11/26 字数:17125 |
上一章 验实权夺场一 章一十第 下一章 ( → ) | |
第一节蔡泽的⻩昏 嬴政要铲除嫪毐和吕不韦,风险之大,不待多言,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执行者才行。他不仅要有能力,更要对自己忠心。李斯得以雀屏中选,嬴政乃是经过慎重考虑。四年来,李斯在长史位子上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李斯曾先后拒绝了吕不韦和嫪毐的 ![]() ![]() 想当年,李斯的处境悲惨窘困,却能人穷而不志短,先后拒绝吕不韦和嫪毐的 ![]() 李斯荣升客卿,却依然还兼任着长史一职,并将工作目标逐步向国內转移,对朝中百官暗中加強监视。 嬴政要逐步削弱嫪毐和吕不韦的权力,蔡泽很光荣地成了第一个实验品。这时,蔡泽还在郞中令的任上,却已是萧条了许多,很少问事,对属下也不再动辄责骂,也不再开口闭口就是那句口头禅:想当年,老子当相国的时候。蔡泽的职责,眼下率多已由王绾代劳。 李斯带着愉快的心情重回郞中令府,回到他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他这一趟,当然不是为了故地重游,而是专程找蔡泽而来。蔡泽早听说李斯被提拔为客卿,正是嬴政眼前的红人,心理虽然委屈,却也不敢怠慢,对李斯盛情款待。席间作陪的,多是李斯当⽇的上司,此时却皆在阶下对李斯殷勤劝酒,小心逢 ![]() ![]() 借着酒器和舞女的掩护,蔡泽心中犯起了嘀咕:李斯这小子来找我做甚?莫不是他骤得大官,特来故地显摆?羞辱当⽇曾欺负他躏蹂他的同僚,看他们匍匐在自己脚下,像孙子一样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从而一解心头之恨?前天夜里,老子忽然中途不举,好生恨懑,究竟是那 ![]() 李斯眼中却浑然没有蔡泽这位老上司。他从来也没有把蔡泽当上司看过。蔡泽只是曾经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小小山丘,注定要被他踩在脚下。如今,他早已攀越蔡泽,站在另一个更⾼的⾼度,蔡泽被他俯视,至于昔⽇的同事,则只有被他鸟瞰的份。李斯此行,不为谢恩,也不为报仇,一切都是公事公办,他只是奉命前来宣布一件事情。而他可以预见的是,听到这件事情,蔡泽一定会很不⾼兴。 第二节有舍才有得 酒过三巡,舞女也换了三拨,肚子里装的客套话已差不多售罄。李斯面⾊一沉,蔡泽会意,挥手让众人退下。 众人去而李斯无言。蔡泽因笑道:“适才舞姬之中,可有⼊先生眼的?蔡泽这就派人给先生送到府上去。” 就在四年之前,李斯还只能站在台阶下面,对着那些翩翩起舞的美 ![]() ![]() 蔡泽问道:“敢问先生为何而来?” 李斯正等他这一问,于是道:“李斯奉秦王之命,特来通报郞中令。”他将⾝子凑近蔡泽,低声又道:“秦王知郞中令抱病在⾝,不能任事,特恩准郞中令暂且告病休养,待朝廷觅得合适人选,郞中令即可卸任引退,颐养天年,岂不美哉。” 蔡泽闻言,双手颤抖,酒杯从手中跌落。蔡泽面如死灰。他知道李斯方才所说的话的分量。这意味着,他再也不可能重登相国之位。他的仕途已经到达终点,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他的一生,也就这么 ![]() ![]() 李斯看着蔡泽绝望的面容,心中无半点同情,只是冷冷地道:“郞中令乃大智之人,为何执 ![]() 蔡泽争辩道:“秦王为何轻弃蔡泽?廉颇未老,蔡泽无病。” 李斯面如寒冰,道:“你想要真病吗?要知道,让你真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李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蔡泽吓出了一声冷汗。他这才明⽩,问题并不在于他是否有病,而是嬴政铁了心要废他的官。他不甘心地道:“蔡泽服侍秦室,已历四世,忠心耿耿,可鉴⽇月,为何是我?” 李斯望着蔡泽,一时也不说话。镜头推近李斯的面孔,越推越近,李斯的面孔渐渐虚化。是的,这是一个电影中常用的回忆镜头,李斯的思绪,回到了那一⽇的咸 ![]() 李斯为嫪毐和吕不韦两人建立了一个心理模型,要检验它是否成立,便需要贡献一个官职出来作 ![]() 李斯也不避嫌,正⾊解释道:要削嫪毐和吕不韦之权,便先要削其 ![]() ![]() ![]() ![]() ![]() ![]() ![]() ![]() ![]() 嬴政听言,陷⼊沉思。嬴政问道:郞中令之职非同小可,万一弄假成真,鱼未钓到,反赔了 ![]() 第三节当断必断 嬴政急切发问,李斯从容作答。夫谋事者,先虑败,后虑胜。眼下只是让蔡泽装病而已,万一嫪毐和吕不韦分出胜负,达成默契,共推一人选,此事仍有挽回之余地。只需宣称蔡泽得名医诊治,病情痊愈,可复职视事,则嫪毐和吕不韦空斗一场,仇怨加深,却也只能无功而返。蔡泽可得重为郞中令,我王羽翼无伤毫发。 嬴政点头,轻轻说道:可。 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里,郭嘉说孟德公,袁绍有十败,而孟德公有十胜。其中有言: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宗岗对此评道:此袁、曹第一优劣处。⽑宗岗此评大是。 技多不 ![]() ![]() 嬴政是王,⾼⾼在上的王,他虽然只有二十岁,却已经不能拿自己的年龄来当挡箭牌。作王,就意味着不能耍赖,不能找借口。李斯只需要提出建议,而他却要承担所有的后果。所有的行为都由他发生并最终跌回于他。他必须有决断的魄力和买单的勇气。徐志摩有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而嬴政所呈现在李斯眼前的,最是那一点头的果敢。 嬴政认可了李斯的计策,又道:“此事即为先生倡谋,但凭主裁,勿误寡人大计。” 镜头再次推近李斯的面孔,李斯抬头凝望远方,似在沉思,又似在向往。镜头逐渐虚化。是的,这是一个幻想镜头。接下来,镜头切回郞中令府。 且说蔡泽惊闻自己被秦王废黜,心如死灰,只觉再无颜苟活人世,乃拔剑自刎。李斯急上前夺剑。两人胳膊 ![]() 蔡泽叫道:“蔡泽即见弃于秦王,留此⾝何用?但求一死,以自明志节。蔡泽尽忠秦室,自认有功,今无端罢去,蔡泽焉能忍辱偷生,徒为今人后世笑!” 李斯好言劝道:“一死虽快,却无补于事。且从长计议。” 蔡泽大笑道:“当年梁人唐举为蔡泽相面。蔡泽问寿,唐举对曰,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谓御者曰:吾持粱龁肥,跃马疾驱,怀⻩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富贵,四十三年⾜矣。自唐举相面至今,已逾四十年也。蔡泽此生已⾜,死而何憾!”说完,蔡泽一劲使,又要抹脖子。 李斯打心眼里想松手,任蔡泽死去。蔡泽啊蔡泽,当年我在你手下的时候,你可是把我往死里整。倘论起舂秋复仇大义来,我第一个要复仇的人就是你。如今你想要抹脖子了,那就抹吧,我乐得看好戏,才不来拦你。你自戕了,最多也就告我一个不作为。 然而,想象终究只是想象,现实中的李斯,却不得不违心死命地拽住蔡泽的手。蔡泽不能死,至少现在还不能死。他活着,嬴政就多条退路。李斯拽了片刻, ![]() 第四节李斯的复仇 李斯毕竟要年轻些,力气上占着上风。蔡泽在李斯的怀里挣扎了一会儿,也就从了。李斯于是道:“李斯有闻,为人子者,小杖则受,大杖则逃,不陷⽗于不义也。为人臣者,有冤则谏,谏而不听则默,存⾝惜命,不陷君于不仁也。君赐臣死,臣不敢不死。君未赐臣死,臣不敢不活。今郞中令一剑封喉,弃世轻死,是舍大义而就小节,奋一己之冤屈,而陷秦王于不仁不慈,此非人臣之道也。李斯虽愚,窃为郞中令不齿。” 蔡泽紧绷的⾝体软了下来。李斯见蔡泽神情渐渐平静,也知其死心已去,便松开蔡泽,将其佩剑⼊鞘,放在一旁。 蔡泽长叹道:“孔子曰,老而不死谓之贼。蔡泽老也,既不能见用,又复不能死,奈何奈何!” 李斯像一面擦得锃亮的镜子,贪婪地汲取着蔡泽那悲凉的表情,每一个细节都不想放过。蔡泽的⽩发、皱纹、眼泪、鼻涕,都诉说着他的可怜和绝望。他生命之灯的灯油已经耗尽,现在是在⼲烧着灯 ![]() 李斯将自己的喜悦深蔵不露,好心地开解道:“郞中令可知秦王用意何在?” 蔡泽道:其实不知。望先生解惑。 李斯道:李斯也不知。 蔡泽狠狠地⽩了李斯一眼。心想,好你个李斯,你他妈的逗我玩呢。 李斯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然据李斯推测,秦王于郞中令冀望甚⾼。郞中令为秦重臣,已历四世,忠心不二,功在社稷。今秦王年未壮,冠未加,值內忧外患之秋,正该借重如郞中令这般老臣子才是,岂有废而不顾、自折股肱之理?依李斯看来,秦王此举乃是以退为进,先贬后赏,以威示于內外,结心于阁下。郞中令只需静待佳音,秦王定必别有任用。” 蔡泽早分寸大 ![]() ![]() 李斯笑道:“秦王明视⾼远,思谋精深。李斯岂敢妄自忖度。不过,李斯以为,阁下倘复得官,定然比郞中令只⾼不低。” 蔡泽睁着一双昏暗的老眼,接话道:“莫非是相国?” 李斯大笑,道:“此乃郞中令自道,李斯可不曾言。” 蔡泽忽然摇头摇,道:“如今,吕不韦据相国之位,权⾼势重,岂是说废就废得的?” 李斯笑望蔡泽,道:“李斯只闻一女不可二嫁,未闻一国不可二相。” 蔡泽于是转忧为喜,道:“必如先生言,蔡泽定当厚报先生。” 李斯笑得更加绚丽。他适才对蔡泽说的这一番话,全是临时起意,胡 ![]() ![]() 我曾经在某本书上看过一则最为奇特的神话。这则神话说的是,穆罕默德有一座后宮,后宮里住着不计其数的美貌妃子,每天晚上,穆罕默德都把这些妃子轮流临幸一遍。而到了第二天早上,这些妃子却又全都回复处子之⾝,⽩璧无瑕地等待着他的再次临幸。 处子之⾝,对女人来讲,一旦丧失,一般就再也找不回来。而在这则神话里,妃子们的处子之⾝却可以长久保持,于是,穆罕默德就可以让xx瓜重复发生。李斯对待蔡泽,也大抵如此,复仇一次并不过瘾,他也要让复仇重复发生。所以,在蔡泽已然绝望、复仇已经完成之时,他又给了蔡泽新的希望,并让他活在这样的希望里,然后,他将那希望重又夺去,复仇行为得以再次发生。只要他愿意,这样的复仇可以一直继续下去,直到蔡泽终于一命呜呼。蔡泽自然不知李斯的心思。他正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里。蔡泽喜笑颜开,大声对李斯道:“先生可有雅兴,蔡泽养有宠姬,才貌俱佳,向来秘不示人,今愿唤出为先生歌舞一曲,尽先生之 ![]() 李斯推辞道:“礼云,公庭不言妇女。李斯不敢请。” 蔡泽打个哈哈,道:“不言,不言。只是赏玩而已。”说完,蔡泽一拍掌,果有绝⾊妖姬应声而出。 第五节鱼儿咬钩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且说蔡泽因年老多病,请求辞去郞中令职务的消息一传开,秦国的政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消息是在廷议之时传出的。蔡泽因为生病,而且据说病得不轻,离死只差半口气了,自然不能亲自到场。嬴政将蔡泽亲笔写就的辞职申请传示百官,尔后说道:“纲成君劳苦功⾼,积劳成疾,寡人心实痛惜之。本 ![]() 弦外本无音,听者自闻之。嬴政说得冠冕堂皇,听的人却品出别样味道来。这不是公然鼓励跑官嘛。得,秦王都这么说了,咱也不能辜负了他一番美意。郞中令,那可是卿中之卿,如此⾼官,走过路过不容错过。一朝错过,终生悔过。于是,廷议散了之后,开完大会开小会,在嫪毐和吕不韦的府邸大门处,都挂上了这样的牌子:会议进行中,请勿打扰。 嫪毐和吕不韦都养有数以千计的舍人,再加上朝中投奔他们的那些大小官吏,此时都像乌鸦一样,紧盯着郞中令这块肥⾁。他们也知道,要得到秦王的任命,首先便要取得自己主子的认可和出面推荐。于是,在嫪毐和吕不韦面前自荐的、他荐的、哭的、笑的、请客的、送礼的、唱的、骂的、攀亲的、道故的,蔚为大观,不一而⾜。其中千姿百态,自是无暇细表。 前面说过,曾几何时,吕不韦对控制郞中令一职是心存顾忌的。然而如今情况有变,一是嫪毐揽权太凶,给了吕不韦大巨的 ![]() ![]() 郞中令只有一个,而 ![]() 再次廷议,果如李斯所料,嫪吕二派经过內部的协调选拔,都推出了自己的人选,互相贬斥,各不相让。嬴政心中暗喜,面上却装出愠怒之⾊,命令驳回重议。 廷议即罢,嬴政单独召见李斯。李斯知道,是时候该嬴政推出忠于自己的人选了。果然,嬴政问道:“先生曾与王绾共事,寡人 ![]() 李斯和王绾私 ![]() ![]() ![]() 嬴政笑道:“不然。先生三十七岁为客卿,王绾与先生年岁相仿,为何作不得郞中令?寡人并非不知,纲成君荒芜政事,全仗王绾背后为其支撑。王绾虽无郞中令之名,所行却已是郞中令之事。寡人索 ![]() 李斯心里一惊。王绾替蔡泽代行郞中令之权,嬴政原来早已知之,既知之而竟纵容之,看来,王绾也是颇得嬴政之 ![]() 第六节帝王御下之道 聆听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聆听者,能在周围产生一种气场,让人 ![]() ![]() ![]() ![]() 孤独的人,通常不 ![]() ![]() 以李斯之善听,遇嬴政之惜言,结果会怎样?是李斯耳朵起茧还是嬴政食言自肥? 应该说,现在的李斯,于嬴政是半师半友的关系。自从李斯向嬴政提出统一六国的构想以来,嬴政观察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他正需要李斯这样一位聆听者。 本来,今天的正式议题是关于确定由王绾出任郞中令的,嬴政却忽然起了谈兴,主动将话题延伸开去。 嬴政带着倾诉和 ![]() ![]() ![]() 聆听者就如同球赛中的裁判,⽔平越⾼,越让人 ![]() 嬴政越说越奋兴,而李斯仿同透明。嬴政接着说道:“人主治臣,如猎师治鹰,取其向背,制在饥 ![]() ![]() ![]() ![]() ![]() 那时的嬴政,便早已懂得了⼲队部伍应该年轻化的道理,只不过其理论依据与今⽇颇为不同罢了。 李斯听完嬴政所言,心中不免疑惑,嬴政久处深宮,究竟是谁教给他这些道理?或者如后世张良谓刘邦,其才能殆天授欤? 另一方面,嬴政如此袒露 ![]() ![]() 第七节有时候捷径是一条弯路 再次廷议,嫪毐和吕不韦仍坚持各自推举的郞中令人选,互不相让,结果只能是再度不 ![]() 于是,李斯时刻到了,李斯作为中间人,即将开始他左右逢源的表演。 每个人大概都有过作中间人的经历,或是帮递纸条,或是劝架,或是作和事佬,或是当电灯泡,或是当第三者等等。万物之间,均存有引力和斥力,在人的⾝上,这样的引力和斥力被称为人际关系。中间人的作用,就是改变现存的人际关系,使其走向亲近,或使其趋于疏离。 嬴政贵为君王,除了和妃子们雨云寻 ![]() 在出发去拜访嫪毐和吕不韦之前,李斯仔细地过了一遍脑子,认清自己所将要扮演的角⾊,以及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李斯这个中间人,是三方面的中间人。既是嬴政和吕不韦之间的中间人,又是嬴政和嫪毐之间的中间人,也是嫪毐和吕不韦之间的中间人。当然,他这个中间人是有倾向的,他名为中间人,实是嬴政的代言人。也就是说,他拉的是偏架。他的目的是:说服嫪毐和吕不韦收回各自的郞中令人选,共同接受王绾为新的郞中令,同时让嫪毐和吕不韦将所望未遂的原因归咎于对方,而不是将矛头对准嬴政。 权力是刚猛的,而政治却应当柔软。李斯要让嫪毐和吕不韦相信,政治是妥协的艺术,而他们二位,正是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如将自己这样的艺术天赋⽩⽩浪费,实在可惜。 为了更快的达到目的,有时就必须妥协,甚至是倒退。不仅是因为 ![]() 我们知道,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因为时空并非平坦,而是弯曲。因此, ![]() ![]() 所以,不用怕走弯路,走弯路有时候是一种必须,更有可能反而本就是捷径。再者,谁又能确保自己一定走的是直路呢?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 ![]() 由此生发开去,自然界是造物的作品,是造物留给人类的一本无字天书,体现着造物之意志和思想。所有的哲理,其实都早已蕴蔵在大自然里。故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圣人以天地为仪型,格物以致知。故君子之道,察乎天地。常闻之事,可以为鉴,习见之物,⾜相发明。 第八节重回相国府 李斯决定先从吕不韦说起。他已经说过吕不韦多次,经验丰富,深具心得。李斯的马车辉煌地经过相国府大门,长驱直⼊。那时的马车不比今⽇的汽车,有车牌可挂,一看车牌,就知道车主的底细和地位。但看门武士的眼睛也不是⽩长的,光看李斯所乘马车的配置和颜⾊,就知道那是客卿的马车,哪里还敢阻拦。看门的往往就是这样,认车不认人。在著名的列宁和小卫兵的故事里,如果列宁不是步行,而是乘坐自己的专车,或许那小卫兵一早便已放行了吧。 李斯坐在宽敞的马车內部,穿越整个相国府。李斯已是许久没回来这里了。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苦闷和难熬的三年时光。相国府依然还是那个相国府,但在此时李斯的眼里,相国府却分明变矮了,也变小了。 吕不韦亲自接见李斯。自从李斯就任长史以来,两人就断了私 ![]() 李斯不提来意,吕不韦也佯装不问。吕不韦带着李斯参观著书大厅,《吕氏舂秋》的编撰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之中。看着那些“为觅一佳句,捻断三 ![]() ![]() ![]() 吕不韦的话将李斯带回现实。吕不韦臂膀一挥,笑道:“《吕氏舂秋》,千秋盛举,万世典籍,从此六国何敢再视我秦国为不文之国?当⽇若非先生提议,不韦又焉能想及此举?说来,还要多谢先生才是。” 李斯回礼道:“相国厚意,李斯哪里当得起。李斯以为,是今朝后世的万千书生学士该多谢相国才对。《吕氏舂秋》编写至今,已历七载。未知进度如何?” 吕不韦道:“再过一年,便可成书。” 古人著书不比今⽇。《吕氏舂秋》统共二十余万字,不论质量,单从字数来看,只相当于今天某些⾼产作家大半个月的工作量而已。而竟然劳动三千舍人,穷八年之功,在这方面,不得不赞叹吕不韦实在有钱,也实在有耐心和 ![]() 吕不韦又道:“书虽未成,但已十毕其九,先生倘若有暇,还望寓目指正。” 李斯道:“李斯才疏学浅,一无著述,不堪相国寄望。” “先生何必过谦。秦国第一才子,非先生莫属。先生虽只字未著,非不能也,实不屑也。” 李斯对自己的才能倒从来也不谦虚。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服过韩非之外,还没服过旁人。不过,眼下可不是看书的时候,李斯于是推辞道:“还是留待书成之⽇,李斯一并拜读。” 夕 ![]() ![]() ![]() ![]() 李斯拜道:“得与相国闲谈,固所愿也,未敢望也。” 第九节旧仇新恨 吕不韦于是屏退左右。两人捂着肚子,都吃得太 ![]() 李斯道:“不瞒相国,李斯实为郞中令一事而来。” 吕不韦沉声道:“奉秦王之命欤?抑或为嫪毐作说客欤?” “李斯自来,只为报相国昔⽇知遇之恩。” 吕不韦从鼻子里轻哼一声,那意思像极了北岛那首著名的诗歌:告诉你,我不相信! 李斯神⾊不改,说道:“相国推选大夫沌为郞中令,嫪毐举荐佐弋竭为郞中令,相国不 ![]() ![]() 受李斯一 ![]() ![]() 李斯诧异言道:“相国所指为何?嫪毐当⽇已罹腐刑,为众人共见。今嫪毐阉宦也,不求富贵,又能有何求?” 吕不韦省觉自己说漏了嘴,他冷瞥李斯一眼,心想,关于嫪毐乃是假阉之事,李斯这小子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傻?吕不韦于是转口又道:“不韦有疑惑,嫪毐无功无德,秦王为何要依顺之?” 李斯再次刺 ![]() ![]() ![]() ![]() 一听到太后之名,吕不韦面部变⾊,一阵挛痉。吕不韦已经很久没听到太后的名字了。自吕不韦和太后分手以后,在相国府內,太后的名字是 ![]() 李斯继续又道:“嫪毐所嫉恨者,相国一人而已。嫪毐依仗太后恩宠,四处散播谣言,言道相国 ![]() ![]() 吕不韦拍案而起,叫道:“先生竟如此糊涂! ![]() ![]() 第十节吕不韦的屈服 吕不韦盛怒之下,有如刚服食过五石散的魏晋名士,⾐襟大开,背手疾行。其脸庞也乘机开起了染行,先是胭脂红,再到马 ![]() ![]() 对李斯来说,⾊即是空,空即是⾊,是也并不觉奇异,待吕不韦行散完毕,这才若无其事地说道:“相国所言差矣。” 吕不韦好不容易坐下,闻言险些又跳将起来,他双眼暴睁,怒向李斯。心想,你还好意思自称为报恩而来,你分明是来给我添堵的。从来了到现在,一句宽心的话也没对人家说过。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我哪里说差了,你最好给我个満意的解释。 李斯安坐,道:“嫪毐虽愚顽,也必知作 ![]() ![]() ![]() ![]() ![]() 吕不韦叹一口气,道:“秦王果有意以郞中令属嫪毐乎?”李斯沉痛而惋惜地点头。吕不韦苦笑道:“忠秦室不如忠太后,事社稷不如事宮闱,国事如此,夫复何言!” 李斯道:“相国以秦王轻相国而重嫪毐乎?”吕不韦学着李斯的样子,也是沉痛而惋惜地点头。 李斯道:“李斯斗胆,敢言相国之失。论于秦王之亲,秦王尊相国为仲⽗,⽗子之谊,岂阉宦嫪毐所能比。论于秦室之功,相国功⾼天下,嫪毐寸功未有,此皆天下尽知之也。然为有太后之故,秦王以郞中令属嫪毐,情非得已。李斯有一计,使嫪毐只可空羡郞中令之位,却不得纳⼊囊中。” “愿闻先生之计。” “嫪毐死争郞中令,以相国争之故。嫪毐 ![]() ![]() ![]() ![]() ![]() 吕不韦心里冷笑,我吕不韦又无龙 ![]() 李斯察言观⾊,又道:“相国如执意与嫪毐強争,胜则利一,败则害九。利害之间,不可不思。” 吕不韦仍然不放心。他一旦退出,而郞中令真到了嫪毐手中,他很怀疑自己是否有因此发难的勇气。他老了,早没了当年的锐气。在他而言最好的结局,还是嫪毐也见机而退,放弃对郞中令的望渴。只要能和嫪毐保持住均衡,他也就満意了。吕不韦于是道:“以先生之见,不韦退则嫪毐必不争。” 李斯看穿吕不韦的心思,道:“李斯将往说嫪毐,若嫪毐不退,李斯必提头来谢相国。” 吕不韦道:“倘孤与嫪毐皆退,郞中令属谁?” 李斯知道,现在还不是将王绾推出来的最佳时机。绝不能让吕不韦有这样的 ![]() 吕不韦听罢,闭上眼睛,长久也不说话。李斯知说已成,于是告辞。吕不韦并不挽留,只是道:“走了?” 第十一节嫪毐,好久不见 吕不韦这边的问题解决了,李斯再前往说嫪毐。李斯之所以把嫪毐放在后面来说,是因为他自觉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在他看来,说服嫪毐的难度要比说服吕不韦的难度为大。一是他对吕不韦更有研究,说生不如说 ![]() 嫪毐和吕不韦不一样,说的策略也必须相应调整。如果说吕不韦的命门是:老而不能戒之在得。那么嫪毐的命门就是:作贼心虚。嫪毐就是贼,偷人的贼,偷太后的贼。李斯的游说,将紧紧抓住这个命门不放。 让李斯想不到的是,嫪毐居然亲自到大门口来 ![]() ![]() ![]() 嫪毐带着李斯,将自己的府第转了个遍,他像是一个幼稚的孩子,向大人得意地炫耀着他的玩具。嫪毐的变化实在太大,在嫪毐⾝上,再也找不到七年前那个年轻人的任何影子。七年前的那个年轻人,在树下被数十壮汉按倒在地,可怜兮兮地被公然扒去 ![]() 同样是说你怎么好久也不来看我,吕不韦的语气只是纯粹客套,嫪毐的语气里却透着真诚,这不免让李斯也很是 ![]() ![]() ![]() ![]() 嫪毐自⼊得太后宮中,很快就平步青云,一顺百顺。李斯看着嫪毐眉飞⾊舞、志得意満的样子,不无妒意地在心里暗道:沐猴而冠。然而太后说了:就算嫪毐沐猴而冠,可是我喜 ![]() ![]() 游览完毕,李斯还没开口谈起来意,早有丰盛的宴席摆好,较之相国府的接待规格,又是奢华出好几个档次。席间,嫪毐滔滔不绝,诉说着自己得意的故事,李斯 ![]() ![]() 第十二节得来全不费工夫 李斯很是理解嫪毐这种心态。在李斯面前,嫪毐并非愿意吹嘘,而是必须吹嘘。一看见李斯,嫪毐就不自然地想到自己屈辱的过去。也许,他可以傲然漠视旁人,但在李斯面前,他始终摆脫不掉內心的自卑。李斯只要坐在那里,哪怕是一动不动,对他都是一种挑衅,一种拷问。他只有张扬光辉的现在,以淹没卑 ![]() ![]() ![]() 终于,嫪毐问起李斯来意。李斯正听得昏昏沉沉,忽遭此一问,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说道:“李斯为郞中令一事而来。” 嫪毐哦了一声,意义不明。李斯于是继续说道:“人无近忧,必有远虑。今相国与君各荐郞中令,莫肯相让。君当自知,相国恨君非一⽇也。相国得郞中令则強,相国強则君危。相国不得郞中令,则恨君更甚,攻君必也。虽然,君为人堂正,当无把柄 ![]() ![]() 李斯正待再往下说去,嫪毐忽道:“先生有所求于嫪毐乎?” 李斯不明嫪毐所指,只得道:“李斯愿君毋争郞中令…” 李斯话未说完,嫪毐便已接口道:“先生有求,嫪毐自当应承。” 李斯大吃一惊。这答应得也太 ![]() 嫪毐⾼举酒杯,再次打断李斯,道:“今⽇得蒙先生造访,嫪毐大是⾼兴。再提吕不韦老匹夫之名,岂不是煞了风景。诺,嫪毐为先生请酒。” 两人一饮而尽。李斯按捺不住疑惑,问道:“此事非小,君得不深思而后决乎?” 嫪毐哈哈大笑,道:“既为先生所请,嫪毐何须多思?” 李斯道:“君之厚 ![]() 嫪毐执李斯之手,道:“因为先生是先生。因为七年前,只有先生把嫪毐当人看。嫪毐欠先生的。今夜,愿先生不醉不归。” 嫪毐 ![]() ![]() ![]() ![]() 第十三节新任郞中令 李斯次⽇酒醒,头疼 ![]() ![]() ![]() ![]() ![]() 李斯确信,昨夜的突然 ![]() ![]() ![]() ![]() ![]() ![]() ![]() ![]() ![]() ![]() 李斯必须将他和嫪毐之间的关系作一个明确的定位。嫪毐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嫪毐了,他现在是太后的宠臣,秦国的权贵,嬴政的敌人,换言之,也就是他李斯的敌人。所谓的故人之谊,只维系于对过去的共同记忆。而过去又何必一再被触及?回忆一次便已⾜够,是重温,更是告别。昨夜的酒,祭天祭地,祭奠过去。 而从昨天嫪毐的表演来看,他对李斯的 ![]() ![]() ![]() ![]() ![]() ![]() ![]() 嫪毐和吕不韦果然都放弃了对郞中令的争夺,如李斯所料,他们把决定权 ![]() ![]() 虽然和李斯一般年纪,但王绾的知名度比李斯要逊⾊许多。王绾一直待在蔡泽手下,不显山不露⽔,又没有出众的政绩和功劳,这样的人选最为合适,貌似平庸,值得忽视,绝不至于引起嫪毐和吕不韦的不安。嫪毐很快就表示了对王绾的认同。可是吕不韦却一直拖着,不肯定也不否定,就是拖着。 吕不韦心中莫不是又起了什么猫腻?或者他在为自己当初作了错误的决定而后悔,在生着闷气?李斯也懒得来分析吕不韦的具体心态,更没趣兴再登门去作他的思想工作。李斯自有办法让吕不韦屈服。 于是,奇迹般的,蔡泽的病情突然好转。蔡泽开始在公开场合出现,比如游览风景区、与民同乐,或者出席某项工程的落成典礼等等。消息很快就到达吕不韦的耳朵。吕不韦这下坐不住了。看蔡泽这精神头,复职没什么问题。蔡泽可是吕不韦的老对头了,又是一 ![]() 于是,吕不韦也只得勉強认可了嬴政的提议。而吕不韦一点头同意,蔡泽的病情忽然又急转直下,遵照医嘱需要长期静养。于是蔡泽返回封地,自有李斯亲往相送不提。 王绾出任郞中令,这是一个信号,向百官和六国表明,秦王长大了,他已经可以跳开嫪毐和吕不韦,自己作出决定。不管这个决定是对是错,都具有王权的威严,体现着家国的意志。 四年前李斯就预言过,王绾将顶替蔡泽出任郞中令。如今,李斯的预言果真成为现实。尤其是王绾在得知李斯为了他的晋升,而在嫪毐和吕不韦之间奔走游说,竭力周旋之后,更是对李斯満怀敬意,为李斯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而深深折服。 wwW.gaOshoUxs.cC |
上一章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下一章 (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曹昇最新小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是曹昇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