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小说网提供上海日记最快更新火热版阅读
高手小说网
高手小说网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综合其它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玄幻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言情小说
小说阅读榜 校园小说 同人小说 都市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竞技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推理小说
好看的小说 北电教兽 颠鸾倒凤 与凄共乐 远古兽世 总裁母亲 御女心经 母爱溺爱 警花相伴 妻卻公媳 美妇攻略 热门小说 完整小说
高手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上海日记  作者:叶辛 书号:44731  时间:2017/12/10  字数:5533 
上一章   ‮章五第‬    下一章 ( → )
  哦,原来钱光羽这小子是个老板,原来他的钱还不少。怪不得苗杉不愿断然回绝他,怪不得苗杉还愿意坐他的摩托。这几年来,我真的是被蒙在鼓里了。我还以为苗杉仍像在溪的时候那么纯洁、对我那么一往情深呢,我还以为我们之间的情有多么崇⾼、多么伟大呢。我忘记了,苗杉这几年也是在‮海上‬打工啊,她的⾝边也会有她的一整个世界啊。和她同住一屋的黔南姑娘美⽟在当陪酒女,她就从来没跟我讲过。不是有人说,‮海上‬是个大染缸嘛。那颜⾊也早不知不觉地把苗杉染出⾊来了。我却仍在用诗意的眼光、梦幻的眼光、理想的眼光、溪人的眼光看待我和苗杉的关系。我早该擦亮眼睛,把这一切都看清楚了。可我却在做一个睁眼瞎子,啥都不晓得。

  我不晓得自己是怎么走出那个空气中臭味弥漫的“贫民窟”的,我也不晓得自己是咋个回到住处来的。搭车也好,坐地铁也好,我都是浑浑噩噩的。站着也好,坐在位置上也好,我都记不清了。我的眼前不时地晃过苗杉和钱光羽的脸,一会儿他俩相视而笑,一会儿他俩怒目而对。我的神经被刺得“别剥别剥”发痛,眼角不停地扯跳着,⾝旁左右所有走过的人,都视而不见,像是一晃而过。

  有一阵我觉得自己就该像今天已经表现的一样,当断则断,说走就走,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有一阵子我又失悔得什么似的,到自己像一条落荒而逃的丧家之⽝,耳边始终响着苗杉邻居们恶意的哄笑声。是啊,在那些人眼里,在那些打工者的心目中,我就是一个败下阵来的家伙,我是一个‮意失‬者。我在和那个叫钱光羽的老板的竞争中落荒而逃。其实,真就和钱光羽打一架,又咋个样呢,我在家乡就学过拳脚功夫,准能把他打得趴在地上起不来。

  每当想到这儿,我的脸上就火烧火燎的,像有啥东西扎一般难受。我就有一股怨恨苗杉的情绪,不是因为她,我何曾会遭到这样的‮辱凌‬,我何曾会受这么大的恶气。

  以后咋个办呢?

  反正我是不会主动给她打电话的,我没啥错的地方,我也没有这么低,明晓得她背着我还在男朋友,我再去一脚。

  那么,要是她打电话来呢,我怎么办?我要不要原谅她,要还是不要?就是原谅她,我也要她主动把话讲清楚,把她和钱光羽的关系讲明⽩。而且她必须明确表示,她和钱光羽那家伙一刀两断,永不来往。只有这样子,我才能原谅她,才能和她重归于好。

  每每想到这儿,我的心头就会涌起一股崇⾼的情,原谅了恋人之后満⾜的觉。可是,可是,苗杉如果不给我来电话了呢。我该咋个办?我虽没啥错,可我今天的态度暴,像一只爆竹,一燃就爆,简直有点儿凶神恶煞。苗杉真的生气了,再不给我电话了,我们就此分手,就此永不联系吗?我俩真的能和好如初吗?

  想到这儿,我的心头总是空落落的,空落落的。一股強烈的失落袭上了我的心头,始终笼罩着我。

  我失恋了,噢,失恋的觉,失恋的滋味,真的难耐,真的不好受。尤其是在‮海上‬的大热天里失恋,更不好受。

  〖〗14近些年来

  我对苗杉的了解

  是不够的

  不够的呀

  2003年8月16⽇晴星期六

  是‮海上‬夏⽇里那种难得让人觉舒的晴天。我从⾝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海上‬那难耐的酷暑炎夏终于熬过去了。也该过去了呀,要是在溪,立秋之后,早晚的天气是十分凉的。

  我呆在莘庄的出租房里,安心地整理着这些天里搜集的材料,梳理着脑壳里头逐渐萌动的一些思路。

  李主任给我的贵州回沪职工收⼊和生活情况的报道,已经初见眉目。我还据网上查获的一些资料,作了一些发挥。如果说‮海上‬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家国‬的⽔平,那么贵州现在的收⼊情况,只能和一些第三世界‮家国‬相似。从贵州退休回‮海上‬生活的那些老职工,等于是拿着‮洲非‬
‮家国‬的工资,到欧洲去过⽇子。

  这一见解得到了李主任的赞同,他⼲瘦的脸上挂着満意的笑容,连连点着脑壳说:“有道理,有道理,比喻得很形象。”

  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更主要的是两次去过了苗杉的住处以后,我脑壳里头产生了描绘城乡接合部“贫民窟”的念头,我想从这些客观存在的“贫民窟”的现状写起,分析它们存在和产生的原因。在外国,贫民窟问题同样存在,同样困扰着他们的‮府政‬。发达‮家国‬的贫民窟是动源;第三世界‮家国‬的贫民窟是犯罪的温、滋生地。是的,‮海上‬市区在利用级差地租,改造危棚简屋,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海上‬。千万不能在新‮海上‬崛起的同时,在‮海上‬四周的城乡接合部,又冒出一批新的“贫民窟”来。这涉及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涉及低收⼊群体的利益,涉及进城就业的农民工长期的生存状态。我觉得这个话题做好了,对于‮海上‬未来的发展,对于类似苗杉居住地的那些弱势群体受到社会的关注,都是有好处的。

  正考虑得⼊神,李主任拷我,让我尽快给他去个电话。今天是周六,在双休⽇里主动让我和他联系,这可是头一回。

  我一边下楼一边忖度着,会有啥子事呢?昨天下班之前,我还碰到过他,他也没提及什么呀!

  看来,这事儿定是今天发生的新情况,而且还有点不同寻常,要不,李主任不会这么急着和我通话。

  我惴惴不安地下了楼。

  电话拨过去,李主任开门见山道:“小良啊,佳居实业真把我们《‮海上‬都市报》社和你给告了。传票是今天寄到报社的,值班的总编辑看到以后,就给我来了个电话。要我给你通个气,思想上好有个准备。哎,你在听着吗?”

  “听着,李主任,我在听。”我的脑壳里一阵嗡嗡作响,虽说事前有思想准备,佳居实业的夏中強也在电话里威胁过我,但是事情真的来了,我还是有些紧张,有些不知所措,这…这毕竟是我这辈子,碰到的第一场官司啊。话筒在我的手里,捏出了一把汗。

  “哈哈,这个佳居实业,真是狮子大开口,竟要我们报社赔偿二百万,做他们的大头梦。”从李主任的口气中,听不出他有什么担忧和顾虑之处,可我却敛神屏息,听得格外专注,生怕漏掉了哪一个字。这么说,我的报道真把佳居实业惹火了,要我们赔二百万!

  二百万哪,这么说,佳居实业遭受的损失相当厉害,怪不得见报前他们要出十万来堵我的嘴呢。

  我的心“怦怦”跳得好凶。

  李主任继续对我说:“小良啊,老总让我先给你打个电话,无非是要你准备应付这一场官司。他们说我们的报道失实,败坏了佳居实业的名誉,影响了佳居实业良好的房屋销售势头,造成了他们公司不可挽回的‮大巨‬的经济损失。事情看样子要闹大,这么一来,小良啊,我们就要对自己写下和发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负责任。你明⽩吗?”

  “明⽩,李主任,我会把采访的文字记录,时间地点,照片,录音材料,统统准备好,你尽管放心。”我信心百倍地说。

  “那就好那就好。”李主任満意地说“怎么样,还是有些紧张吧?”

  “不,李主任,”我赶紧否认“我有成竹,一点也不紧张。”

  “不紧张?那你的气怎么得这样凶,我都听出来了。”

  “呃…”嘴里说不紧张,但我局促的息还是透过话筒传过去,让李主任听出来了。

  “没关系没关系,这也是正常现象。”李主任安我说“别说你了,小良,就是我,这一辈子也没打过官司呢。就这样,周一上班我们看过传票以后,再仔细商量对策。”

  道了再见,我慢地搁回话筒,转⾝离去,公用电话亭里老伯提醒般叫了起来:“哎,电话费。”

  瞧,还说我不紧张呢,紧张得连电话费也忘了。

  回到家中,我再没心思梳理城乡接合部的“贫民窟”问题了,我翻阅着采访本,用的碳素笔一一画出那些采访记录,我还翻出那些原始录音,分别把它们装⼊信封,在外面标上记号。惟一没在我这里保存的,是那些照片,我拍回来以后,全给美术摄影部处理了,时间不长,他们不至于找不到吧。对了,周一去上班,头一件事情就是去把这些照片找出来,有些特别有说服力的,我还得请摄影部放大。

  我心里搞不明⽩,佳居实业有什么官司可打的,那一道道显而易见的裂,那些个漏⽔的山墙,渗⽔的管道,堵塞的下⽔道,关不严实的门窗…证据都在我的手里,他们就不怕我在法庭上公示于众吗?他们有时间打官司,还不如花功夫把这些纰漏一一弥补修复呢。

  虽说自觉得底气很⾜,虽说我掌握了佳居实业质量方面的种种证据,但我还是有些心神不定。万一佳居实业请了有名的律师呢,‮海上‬滩的大律师,其雄辩的口才,可是出名的呀。万一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买通了法官呢?佳居实业房产公司,有多少人啊,这些人在‮海上‬滩该有多少关系啊。即使没什么关系,他们还可以花钱买通啊,那一次,为阻止文章见报,虽说和我素不相识,他们不还愿掏出十万,来摆平这件事嘛!为打赢官司,他们很可能把什么卑鄙无的手段都耍出来的。

  而我,我有什么呢,在‮海上‬滩,我啥子关系都没得。有的就是一股正义,一股憨劲、一股傻劲。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不寒而栗。谁知道在茫不可知的前方,会不会有陷阱等着我跌落进去呢?

  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过气来,我把窗户统统敞开,开得大大的,好呼窗外的新鲜空气。噢,什么时候,‮海上‬会有我的家乡溪那么清新凉的空气就好了!在立秋之后的溪,田野里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农活自然是更忙碌了,可是再忙,⾝子骨再累,空气还是洁宜人的。不会有让人不过气来的觉。

  不知为什么,茫然地一无所思、一无所呆痴痴地坐着,我会突然地想起县中毕业班的谌老师——那个长得⾼⾼大大、一头花⽩头发、喉咙响得一大个场坝子都能听见的老师——在我们毕业那一年给我们讲的往事。

  那一年谌老师五十八九岁了,他时常念叨说我们这个班是他这一辈子带的最后一个毕业班了,他还有一年多时间就退休,没有可能从⾼一年级起再带一个毕业班了。他衷心地希望我们参加⾼考的同学,都能考上大学,能考上‮京北‬、‮海上‬大学的,就考到省外去,考不上省外大学的,就考省城里的大学。考不上省城里的重点大学,考一般的大学也可以。就像他这样,哪怕是考上省城里的师范学院,也能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谌老师的家就在县城里,他的夫人是县医院的医生。他们两口子的一双儿女,女儿在省城财大毕业当会计,嫁了人,定居在省城河滨公园附近;儿子在‮京北‬读研究生,准备出国。谌老师的家庭,无论是在县中,还是在整个县城里头,都是被作为楷模称颂的。连县委‮记书‬、县长来学校时即席讲话,都要提及谌老师。

  谌老师说他已经⽇薄西山,结构封顶,无所作为也无所求了,他惟一的巴望就是自己教的‮生学‬能有出息。他说他是穷苦农民的儿子,他是溪那后半边长箐地方的人。那地方偏得恼火,山大⼲土多,就是缺⽔,没有溪地方滋润,也没有溪那么美的风光。

  谌老师说他⾼中毕业那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饿饭啊,莫说读书了,就是活着熬过来都不容易。

  临近⾼考前几天,他回到村寨上。他的⽗亲,一个脸上爬満了愁惨皱纹的老农,把他领到了坡上,指着⼲巴贫瘠的土地说,长箐这地方,不要说出大‮生学‬了,就是出你们这几个⾼中生,都是稀罕事情。你去考吧,考上了,你就摆脫世世代代在泥巴地上勤扒苦挣的⽇子。考不上,你就回家来,像我一样在这块土地上刨食吃。以后说上一个乡村里的能⼲婆娘,在劳累中过一辈子山寨上的平静生活。

  谌老师说他完全听懂了⽗亲的话,他望着蓝天,望着山间飘飘悠悠的雾岚,着从垭口那边吹来的风,声气不大地对⽗亲说,他要考上,他也能考上。他真的很憧憬层层叠叠大山外头的世界,想到外头的世界去看一看,太想了。

  要去赶考了,他的⽗亲没有给他准备钱,也没有给他粮票,这些东西学校里补助给他了,仅够他‮试考‬那几天用。他⽗亲笑了一下,那笑容就像在哭。他⽗亲给他准备的,是一包馒头。

  长箐地方不产麦子,故而那里的人也不会做馒头,谌老师询问地望着⽗亲。⽗亲对他说,饿饭饿得最凶那些天里,他跑去了川黔铁路工地,工地上的人,对他说,紧缩开支,我们不招民工。他说,我不要工资,不要钱,我天天随你们⼲活,⽩⼲,你们只要管我吃饭就行了。人家看他人⾼马大,有力气,⼲活时又肯出力,便朝他点了一下脑壳,他就此留了下来,天天随着工人们⼲铁路工地上那些挖土方、抬石头、挑石碴、扛木头一类的苦活、重活、累活,直⼲得筋疲力尽,浑⾝淌虚汗,工人们开饭,他跟着吃饭。到了工人们发工资的⽇子,食堂大师傅见他那么卖力地⼲活,人又实在,却没工资领,就同情地多给他几个馒头,顺便舀一勺酸菜⾁末给他。他把酸菜⾁末了个一⼲二净,领了十几个馒头,一层一层包得严严实实地就往家里跑。大师傅问他为什么不把⾁末带一些回家,铁路工地上一个月可是只炒两回⾁吃,很难得的。他苦笑笑说⾁末的香气太浓了,走在路上一闻就晓得,那是要遭人命灾祸的。他低头指指那包馒头说,也不能让馒头的香气透出来,他怕透出来以后就在路上给人抢了。馒头带回家,一家人眼睁睁地瞪着那包包,不断地咽着口⽔,那是灾荒年头的乡村啊,一点点食物的香味都能引起人极大的望。一家子人饥肠辘辘直等到夜深人静,才敢拿出来吃。馒头冷了,不敢把它重新蒸热,一蒸寨子上的人就都闻到香气了。 Www.GAosHOuXS.Cc
上一章   上海日记   下一章 ( → )
高手小说网提供叶辛最新小说上海日记未减删章节未减删减全文阅读,上海日记是叶辛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火热版阅读,高手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未减删减小说阅读网